規范的制度是新生事物健康發展的保障,一旦放任可能就如脫韁的野馬一發不可收拾。想必大家這幾天都被10歲男孩騎ofo共享單車遭大巴碾壓身亡的新聞刷屏了,新聞輿論再次將ofo單車的模式推向風口浪尖。 據勞動報報道,3月26日下午13:40左右,上海浙江北路上發生一起交通事故,一名年僅11歲的男生在騎黃色共享單車時,不慎被一輛轉彎的大巴車撞擊并碾壓,導致男生不幸當場死亡。這起慘劇也引發了大家對于共享單車使用問題的廣泛關注,這也是目前發生在上海的首例不滿12歲未成年人使用共享單車致死案例。 其實對于孩子騎車的年齡限制問題,各方各面都早有明文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第七十二條明確規定,駕駛自行車、三輪車必須年滿12周歲,駕駛電動自行車和殘疾人機動(電動)輪椅車必須年滿16周歲。但一個不滿12歲的小孩何以會騎上ofo共享單車招搖過市?歸因于ofo產品和制度漏洞。 筆者所說的ofo產品和制度漏洞,是指ofo共享單車功能簡單、沒有GPS、無法管理用戶、機械鎖等問題,這些問題導致ofo共享單車屢被毀壞,被改裝、被免費、被所有人群無門檻使用(含未成年人),包括本次因交通事故不幸身亡的10歲兒童。Ofo產品使用機械鎖、且無GPS,用戶使用一次單車且記住這倆單車的密碼,下次就能永久免費騎這輛單車。本身一些人騎ofo就沒有鎖車的習慣,還有的人鎖車卻沒有打亂密碼,這就使得在眾多車輛中毫不費力的尋找就能發現這些漏洞車,加之ofo平臺方又無力遠程監管,給了這些小孩有了騎車上路的機會。很多家長也沒有意識到安全問題,有的家長甚至與小孩一起騎ofo上路,大人直接解鎖開車,因為ofo沒有限制一個賬號打開車輛的次數,導致一個賬號可以多次開鎖。這些有明顯漏洞的設計不知ofo平臺有沒有意識到? 自ofo上線以來,就采用的是低成本擴張的方式,現在已連接單車超220萬輛,覆蓋全國43個城市。擁有了這么大的體量,也意味著有了巨大的責任。但現在依然使用這么簡單的單車、粗獷的運營方式,讓筆者不禁為ofo捏一把汗! 此前上海市自行車行業協會表示,已明確告知ofo方面,要求其研發智能鎖具與衛星定位替換現有設計,預防12歲以下孩子騎行。希望這此次事故能讓ofo真正反思下自己的產品運營模式!
«
智能產品2017線下渠道接洽會第七期圓滿結束
|
美國有多少獨角獸 養成需要多久?這份研究報告給你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