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1-11-15 分類: 電商動態
3月31日,遼寧省遼陽市政府采購網絡公告再次在市場上引發熱烈討論。根據公告,中國電信以893萬元預算中標遼陽信息中心公共信息資源共享平臺硬件建設項目。上個月中旬,騰訊以0.01元的價格贏得了廈門政府外聯云服務的競標。當時,它引起了關于它是否涉嫌不公平競爭的討論。中國電信為什么要這樣做?根據遼陽市政府采購網3月20日發布的《遼陽市信息中心公共信息資源共享平臺硬件建設項目競爭性咨詢公告》,遼陽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政府采購部受遼陽市信息中心委托,開展本單位公共信息資源共享平臺硬件建設項目(編號:lyzfcg“2017005)采購將通過競爭性談判進行,合格的國內供應商將參與政府采購,采購的硬件設備包括核心交換機、匯聚交換機、接入交換機、網絡安全防火墻、VPN網關、虛擬化平臺、大數據處理平臺等多個IT設備,總預算892.95萬元。除了負責提供硬件設備外,供應商還需要提供平臺的日常維護,服務期為10年。之前騰訊以1美分的價格中標時,三大運營商都會陪同。這有困難嗎電信可學?事實上,電信以超低價中標已經不是第一次了。上個月20日,中國電信、上海移動+云賽智聯聯合中標上海電子政務云服務,總中標金額為“億元”",預算金額高達一千二百萬元。但據知情人透露,其實是采取先用后付,實際結算的方式。因此,具體金額不能在標書中填寫,但此項在標書中不能留空。因此,與招標人溝通后,填寫0元。在投標期間,每個單價都有具體的報價。那么,電信公司這次將如何“按需付費”?事實上,自2012年以來,制造商在推動政府采購云計算時一直在倡導“按需付費”“這種模式可以節省大量閑置資源,提高政府資金的使用效率。但據中國政府采購網統計,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涉及政府云的中標項目有184個,總中標金額14.8億,其中只有8個按需支付。大多數按需付費項目沒有公布各種產品的單價和收費標準,如果中國電信采用這種方法,概率很小。此外,如果它不收費,還有一些例子可以參考。例如,阿里云之前為12306網站提供了免費的技術支持,實際上為其做了一個響亮的廣告,但中國電信對遼陽市政府的幾乎免費的支持能否達到與阿里云相同的品牌傳播力?至于的傳播效果,還有一個問號。作為一個企業,如果不是免費的,那就是盈利。首先通過免費模式進入游戲,然后通過增值獲得長期合作利益是否困難?那么,這又提出了另一個問題,是否涉及不公平競爭?《反不正當競爭法》第11條的規定明確規定,經營者不得以低于成本的價格銷售商品,以排擠競爭對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屬于不正當競爭:銷售鮮活商品;處理有效期即將到期的貨物或其他積壓貨物;季節性降價;以一定價格出售商品以清償債務、轉產或停業。然而此前,北京關嶺律師事務所主任周旭良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采訪時表示,騰訊以0.01元的價格中標。《反不正當競爭法》適用于一般消費市場。但是,競價行為發生在競價領域,不是一個普通的消費市場,不會對經營者和消費者產生實質性影響。二是根據《招標投標法》和《實施條例》,本公司的投標價格為0.01元。如果僅考慮該價格,評標委員會可能會直接拒絕該投標價格,因為該投標價格明顯低于成本價,不會影響運營商和消費者。因此,不受《反不正當競爭法》的規范。中銀律師事務所律師焦曉飛也表達了自己的觀點。“招標法第33條明確規定,投標人不得以低于成本的價格投標。因此,即使他們中標,這種投標也是非法的。”焦曉飛說,國有企業、政府部門和公共機構等重大項目都應該進行投標。招投標法的根本目的是讓一些市場競爭對手參與競爭。從表面上看,這是一個以0元為代價的項目,而另一個項目則是以0元為代價的,這讓人想起了它的利益。否則,從正常的商業角度來看,騰訊云不可能是0元。這種做法有利于其他競爭對手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對招標結果予以關注和調查,查明其違法性,其他競爭對手也可以對招標結果提起訴訟。相反,與騰訊類似的中國電信為了盈利,以0.01元的價格中標,;后續的“按需付費”;還是免費進入和長期捕魚?這是發人深省的。到目前為止,中國電信還沒有正式答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