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投資界(微信公眾號ID:PEdaily2012) 在4月4日結束的DOTA2第二屆亞洲邀請賽上,中國戰隊iG三比零橫掃來自歐洲的世界第一戰隊OG,斬獲冠軍。你可能不知道,iG背后的老板是和電競大有淵源的王思聰。 一周前,周杰倫的“地表最高端網咖“終于亮明了真身,“魔杰電競館“占地1700平方米,內設比賽區、直播區、餐飲水吧,酒柜、特制沙發、超大投影屏盡顯奢華。 眾所周知,周杰倫是個LOL迷,去年他還收購了臺北暗殺星TPA戰隊并更名為“JTeam“,自己當起了隊長。 周杰倫的電競館耗資1800萬,但在很多人眼里,電競的魅力絕不僅僅值這個數字。
電競里“錢“的味道 用“燃“來形容電競比賽太恰當了,萬人場基本都是座無虛席,競技精神加上些許表演的性質,再有解說炫技般的狂飆金句(#滅亡哥威武),一場電競比賽往往比演唱會還讓人興奮。 相信即便不關注電競的人,也能嗅到這個行業里“錢“的味道。 到底多有錢?最直觀地說,去年的公開報道中,職業玩家們的座駕基本在奧迪R8(市場價200萬起步)、瑪莎拉蒂總裁(市場報價180萬左右)等級別,頂級游戲主播年收入也在百萬千萬。 專業的電競俱樂部也和足球、籃球俱樂部一樣撈金到手軟,英雄聯盟頂級選手Faker的2017賽季簽約年薪已經達到了職業籃球運動員的水平,最低1700萬元,這還不包括贊助費、廣告費、日常薪資等等。 其實,電競只是游戲行業的一個小部分,根據《壹周游戲資本》的總結,2016年電競方面資金變動達到11億,這里面并不包括電子競技戰隊和游戲直播。而國內頂級的電競俱樂部背后,往往都是在悶聲燒大錢的富二代們。
電競俱樂部:富二代的玩具還是理想? 國內知名的電競俱樂部大部分由不差錢的富二代投資:
iG電子競技俱樂部““王思聰全資持有 在4月4日結束的DOTA2第二屆亞洲邀請賽上,中國戰隊iG 3比0橫掃來自歐洲的世界第一戰隊OG,斬獲冠軍。 投資界(微信ID:pedaily2012)梳理資料發現,原來iG背后老板是王思聰。2011年8月2日凌晨,王思聰在微博上宣布自己將強勢進入并整合電子競技行業,收購國內新豪門CCM戰隊,更名為iG(Invictus Gaming)。 王思聰和游戲行業的淵源很深,不僅自己的普思資本在布局,還讓萬達也投資;不光投資,自己還創辦熊貓TV、香蕉計劃(電競的賽事項目、線上平臺運營、傳媒等)。 而普思資本所投的云游控股、樂逗游戲、網魚信息、天鴿互動、Dexter、樂視體育、Palantir 等7 個項目,都和游戲產業布局有著密切關系。王校長作為游戲圈的第一富二代,目前考慮更多的應該是如何進一步完善這個體系。
OMG電子競技俱樂部““侯閣亭 OMG背后金主剛出現時被叫做“神秘富豪“,后被扒出竟是90后。侯閣亭是雛鷹農牧集團侯建芳之子,也是集團股東,2006 年開始進入電子競技圈,2014 年創立上海熱美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主營電子競技項目,以線上資源整合并轉化實業銷售量為盈利模式。 和王校長經歷類似,侯閣亭也是獲得了土豪老爹的1000萬起步資金,開始了自己的電競夢想。 此外,侯閣亭還有2015年1月成立的全民TV,做游戲直播,據說他還曾試圖搞泛電競、粉絲經濟、在線商城。
VG電子競技俱樂部““孫喜耀 根據網上公開信息,VG背后是已經掛牌新三板的耀宇文化,由華鼎兒子丁俊和吳仁寶孫子、天喔女婿孫喜耀財力支持,與王思聰的香蕉計劃分庭抗禮。 孫喜耀08年澳洲留學歸來之后擔任華西村書記吳仁寶秘書,之后參與華西集團的轉型工作,據說他在2009年創建了中國第一家網絡游戲職業俱樂部。 而EHOME、火貓TV也有孫喜耀投資。
Snake電子競技俱樂部““蔣鑫 中國稀土控股集團蔣泉龍之子,稀土控股是中國規模最大的稀土和耐火材料生產商之一。
EDG電子競技俱樂部““朱一航 珠江商貿集團董事長、合生創展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朱孟依的兒子。 ““ 這些富二代投資電競俱樂部,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他們都是資深玩家,狂熱愛好者,愿意斥巨資并不圖回報地支持電競事業,實在是“千金難買我愿意“。 王思聰在接受澎湃新聞的采訪時曾經說過,自己進入這個圈子以后,很多富二代都相繼進入,但不知有多少人是從整個行業布局來入手。
直奔千億而去的電競市場 電競是跟著互聯網而興起的體育項目。雖然早在2003年,電子競技就被國家體育總局列為第99個體育項目,2008年又被納入中國第78號體育運動項目,但2013年電競國家隊的組建,才算確確實實地把電競推向了一個小高潮。 2015年是一個重要的時間節點,政府爭相扶持電競產業,后者成了拉動經濟和旅游的新引擎,這個“離錢更近“行業也被越來越多的資本看中。 根據《2016中國游戲產業報告》顯示,國內電競游戲市場實際銷售收入達504.6億元,占游戲市場銷售總額的30.5%;賽事總獎金額度超過3億元;而2016年國內電競總產值269.1億元,用戶達1.24億。 其實,國外投資戰隊也很熱,舉兩個例子:如,俄羅斯億萬富翁阿利舍爾“烏斯馬諾夫(Alisher Usmanov)麾下USM Holdings公司(中文名字USM控股)給Virtus.pro俱樂部投資1億美元。再如,北美的電子競技俱樂部Cloud9(簡稱C9),北美地區最知名的俱樂部之一,美國空軍贊助。 蓬勃發展的行業,豪氣金主帶著大筆的熱錢進入。大量資本進入無疑會給電競市場帶來規范化,讓大量的不正規的電競從業者走向正規,這對行業是利好的,不過變革也必定會帶來利益分配方式的變化。 青松基金的創始合伙人蘇蔚曾說:“對電競我是長期看好的。在電競行業我們看了很多公司,從俱樂部,到選手競技公司,再到民間賽事。“但他也強調,電競還需要擴大受眾,讓產業鏈上的人都職業化。
俱樂部之外的商業想象 電競產業鏈正在不斷細化,上下游之間的關系也越來越密切。在這條產業鏈上,上游是游戲廠商,中間是俱樂部、電競選手、賽事、直播平臺,下游則是觀眾、周邊衍生品、外設、廣告贊助等增值服務。 對于電競行業來說,整合成了一個很重要的詞,這必然要靠資本,比如王思聰,從重組IG到投資線下的網魚網咖以更好地打通中上游,再到成立熊貓TV、投資英雄互娛,拿下職業賽事的主辦權,無疑也靠他自己所說的最大優勢““有錢。 但投資電競到底可以給他們帶來什么呢?最重要的意義在于,仍處于競爭初期的電競行業,擁有最強實力的人將成為行業規范的制定者。而商業變現方面,大多數電競俱樂部的渠道還很傳統,比如外設品牌廣告、獲得贊助、入駐直播平臺等。 電競明星和游戲主播的輸送也是熱點,這些人的號召力在圈內無疑是最強的,他們轉會或者更換直播平臺,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平臺上資本的熱度,吸引這些富二代之外的投資人。 此外,大數據,就如豐厚資本譚群釗所言,在電競市場,豐厚的投資重點在電競大數據,無論是選手、賽事組織者、俱樂部、平臺都需要數據支持,有可以想象的變現空間。
結語 在直播如火如荼進行的當下,游戲直播作為更加原始、受眾群體更加穩定的直播類型,依然被資本青睞,這也給電競也帶來了很多利好,比如職業選手身價直接上漲。 而電競俱樂部在國內的繁榮,也促進了賽事舉辦和賽事版權的引進。高歌猛進的同時,各路人的欲望也將被無限放大,資本進入來掌握話語權將變得尤為重要。
«
如果iPhone8有這些功能 那肯定會賣瘋了
|
成長能力、班課轉型、營銷成本 51Talk能否從“紅海”中突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