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這些獲得C輪融資的網貸平臺的發展路線,對于給整個行業無疑有著借鑒意義。 大起大落,這四個字是這兩年以來國內網貸行業發展軌跡的生動寫照。 在網貸行業瘋狂生長的2015年,全國最高有有近4000家平臺。但是,隨著e租寶事件爆發,網貸行業形勢急轉直下,遭遇信任危機,再疊加上整體經濟增速放緩的影響,網貸行業如何熬過所謂“資本寒冬“成了眾多平臺的首要任務。 而近期隨著《網絡借貸管理暫行辦法》的發布,行業湖面再掀波瀾,甚至有P2P平臺高管直言,“P2P已死,有事請燒紙“。顯然,網貸行業正經歷陣痛。 但是,冬天并不意味著停滯,精明的投資圈顯然要比上面那位高管更為樂觀。 上個月,團貸網成為網貸新政后收個完成C輪融資的平臺,據稱擬引入不超過3.75億增資,領投方協議已簽約。而在上周,網信理財、51信用卡兩家互聯網金融平臺也相繼宣布獲得C輪融資,金額都以億元計數。
網貸市場“不太冷“ 鈦媒體梳理了2015年以來完成C輪融資的網貸平臺,去年整年共有5家平臺完成C輪,而今年前9個月已經有8家公司出現在該榜單之中。 從融資時間上看,拍拍貸是首個完成C輪融資的網貸平臺。自2015年8月點融網完成C輪融資后,投資市場沉寂了近5個月,直到今年春節以后資本市場才明顯回暖。 值得注意的是,在網貸新政推出后的第一個月““9月份,就有三家平臺獲得資本青睞。 從融資數額來看,51信用卡以3.01億美元領銜,其余大都在數億人民幣之間,美元投資與人民幣投資將近各半。 從投資方來看,上市公司成為投資主角,而VC基金卻很少在C輪出手。 此外,海外資本正在涌入,據了解,天達集團、英達投資等均是首次涉足國內金融市場。
集團化成為轉型方向 易凱資本創始人王冉曾提出過一個著名概念“““C輪死“,即中國創業者需要需要面對B輪之后再難融資的現實。 對于這些跨過C輪大關的網貸平臺來說,C輪當然還遠不是終點,如何“開拓創新“是把在他們面前的下一個難題。 從目前來看,集團化布局是不少互金平臺的發展方向。 以剛剛完成C輪融資的網信集團為例,按照其4.0發展戰略,其計劃在原有的網貸投融資業務基礎上,升級為一個含有支付、證券、基金、基金銷售、保險銷售、互聯網小貸、金融資產交易中心等多元牌照支撐的綜合金融資產交易平臺。 具體而言,網信集團的生態系統分為資產管理、交易平臺和財富管理三個子系統。 不難看出,對于網信集團來說,網貸業務將逐漸成為其金融生態中的一個小部分,更廣泛的金融服務才是未來的發展思路。 在當前政策趨緊的背景下,曾經歷野蠻生長的網貸行業正在加速洗牌。不少平臺主動停止營業,良性退出,整個市場正從1.0時代逐漸向2.0時代過渡。 這些獲得C輪融資的網貸平臺的發展路線,對于給整個行業無疑有著借鑒意義。
«
競爭對手會死?劉強東忍不住回應了
|
旅游業觀察:Facebook 的“城市指南”擁有先天優勢 旅游規劃被壟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