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外媒體Android Central網站9月26日報道,過去幾年中,小米憑借饑餓營銷戰(zhàn)略成為知名品牌,創(chuàng)造了巨大的利潤,但饑餓營銷背后的產品可購買性問題一直是小米的弱點。小米將來會改變銷售策略以改善糟糕的用戶購買體驗嗎?小米以其高性價比的產品一直備受關注。雖然其產品定價和制造成本幾乎相同,但只要開始生產數(shù)萬種產品是有限的,并且在降低制造成本后增加生產,小米就足以使其手機產品的利潤最大化。饑餓營銷策略使小米在市場渠道中摒棄傳統(tǒng)的廣告營銷方式,在低價策略的競爭中處于領先地位。然而,盡管結果顯著,小米仍在努力解決產品的可購買性問題,因為它的大部分新產品只能通過饑餓營銷和有限的每周搶購獲得。通常情況下,小米在挨餓行銷前會收到數(shù)以百萬計的注冊信息,但事實上,一種產品只有5萬種庫存,而且在不到5秒鐘的時間內就會被搶購一空。對于大多數(shù)想購買最新小米產品的潛在消費者來說,快速購買的體驗是可怕的。目前,我們看到很多品牌已經放棄了饑餓營銷的營銷策略。小米聲稱是世界上最大的生產商之一,所以是時候向饑餓營銷說再見了。
«
Novon SDN軟硬件集成綜合解決方案策略大發(fā)布
|
宗寧:海淘消費升級 電商娛樂化是下一個出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