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科技訊 據科技網站VentureBeat報道,谷歌(微博)周二宣布,谷歌翻譯網頁和手機版本現在使用神經機器翻譯系統進行漢英翻譯。谷歌還發表了一篇關于該系統的學術論文。 此前谷歌曾表示,谷歌翻譯已經使用了神經網絡,但主要用于實時視覺翻譯功能。谷歌高級研究員杰夫“迪恩(Jeff Dean)今年早些時間曾向VentureBeat透露,谷歌正在研究如何將深度學習整合到更多的谷歌翻譯功能中。將神經機器翻譯系統應用于漢英翻譯就是這部分工作的成果。 除了谷歌翻譯之外,谷歌還一直在努力將深度神經網絡整合到越來越多的應用當中,比如Google Allo和Inbox。深度神經網絡還被用于提高谷歌數據中心的效率。 “谷歌神經機器翻譯依靠的是八層長度短時記憶遞歸神經網絡(LSTM-RNN)。該神經網絡首先在GPU的幫助下進行充分的訓練,然后依靠張量處理單元(TPU)對新數據進行推導。 神經機器翻譯系統的翻譯結果不一定是最優的,但谷歌的系統在某些條件下顯示出了優勢。
各種翻譯模式質量比較 谷歌研究人員在其論文中說道:“人工評估顯示,就英法、英西和英中翻譯而言,谷歌神經機器翻譯系統的出錯率比基于短語的翻譯系統少了60%。進一步的試驗顯示,前者的質量跟人類譯員的平均質量更加接近。“ 不過,谷歌Brain團隊科學家Quoc Le和Mike Schuster今天發表博客稱,盡管谷歌神經機器翻譯系統取得了很大的進步,但它還是會犯一些人類譯員不會犯的重大錯誤,比如說漏掉一些詞語、專有名詞和罕見術語翻譯錯誤、脫離語境孤立地翻譯句子。 對于谷歌翻譯,谷歌還有很多工作要做,但是谷歌神經機器翻譯系統代表著一個重大里程碑。(編譯/翼飛)
«
中國概念股周四漲跌互現 京東漲2.22%
|
VR產業聯盟在京成立,HTC和創維酷開等大廠商悉數到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