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英超開賽50天后,騰訊突然宣布拿到英超轉播權,至此中國有了全球最多的27家平臺播英超。球迷該怎么選?各大平臺又該如何脫穎而出呢? 英超開賽50天后,騰訊突然宣布拿到英超轉播權,至此中國有了全球最多的27家平臺播英超,球迷該怎么選?各大平臺又該如何脫穎而出呢? 幾年前,英超開季前球迷們最大的問題是:今年能在哪看英超?而隨著近年各大網絡媒體平臺對于優質IP的瘋狂追逐,球迷們最大的問題成了:今年該選哪家看英超? 其實,關于誰能轉英超的討論一直沒有停息過。生態圈曾獨家爆料新英與小米英超版權糾葛,也親歷發布會梳理過新賽季英超版權歸屬。就在聯賽已經過去6輪,每周賽事的轉播模式逐漸走上正軌時,騰訊突然宣布,他們與新英就本賽季的英超轉播權達成協議,將從本周末開始正式轉播剩余32輪的英超賽事。 騰訊與新英的合作,怎么搞? 騰訊與新英的這場閃電牽手,著實有些突如其來。在略顯零碎的消息中,我們大致梳理出了這項合作的全貌。 首先,大家最關心的問題肯定在于騰訊向新英購買英超轉播權的價格。目前,雙方都沒有明確價格,從生態圈掌握的消息來看,此前樂視體育與新英在2016/17賽季的轉播權協議為3800萬美元,而38輪英超賽事平均下來,就是100萬美元一輪。 當然,從目前的情況看,本輪騰訊僅僅轉播了2場比賽,再加上點播和集錦的權限,價格也應該會低于每輪100萬美元。此外,由于上馬過于倉促,據了解,雙方在付費環節的深入合作還在進行中,最終的模式還無法確定,至于騰訊是否會將英超打包到他們的付費系統里去,目前也還沒有確定的答復。 此外我們注意到,下周騰訊能夠視頻轉播的場次也還沒有確定。因為整體合作形式存在變數,因此版權費用可能會有一定浮動。 騰訊拿到英超,怎么玩? 其實騰訊對英超的直播并不陌生。上賽季騰訊就曾與新浪、樂視一起進行了英超聯賽的分銷。而本賽季版權價格進一步攀升之后,沒有看到騰訊的身影,原本以為專注于籃球的企鵝將不再入局本賽季的足球IP之爭,沒想到還是在半路殺上了車。 從騰訊的宣傳口徑中,他們強調的優勢是頂級的解說團隊、成熟無卡頓的直播技術以及豐富的賽事衍生節目。但其實這幾大優勢也是其它競爭平臺所宣傳和具備的。換句話說,騰訊標榜的這些并不是優勢,而是一個優秀的賽事轉播平臺所必須具備的素質。 在上賽季生態圈對各大英超直播平臺的肉身測評中,騰訊的弊端就是賽事之余所配套的新聞、深度賽事分析以及英超各類咨詢方面還不夠完善,導致很難給用戶呈現一個立體的、多樣化的收視體驗。 那么本賽季“遲到“的騰訊,想好怎么趕作業了嗎? 首先最大的一個挑戰,就是這賽季優質的英超解說資源已經被現有的極大平臺瓜分,此前新英和樂視都公布了超強的英超解說陣容。在畫面信號無差別的情況下,沒有王牌解說和嘉賓作為門面,騰訊想靠什么吸引用戶? 當然,從幾次NBA關鍵場次的轉播來看,騰訊在轉播穩定性上較高,稍好于其他競爭對手。但應該看到的是,隨著本賽季比賽的深入,此前出現過技術故障的新英和樂視也趨于穩定,想要依靠別人犯錯來招徠用戶,這個方法對于騰訊而言也未免有些被動。而在用戶的收視習慣被其它極大平臺逐漸養成之后,留給騰訊反戈一擊的機會確實不多。 除此之外,騰訊方面也強調了其在微信、騰訊視頻等平臺上的巨大影響力和覆蓋人群,但這個龐大的數字能有多少轉化至英超轉播之中呢?英超的球迷用戶與奧運的泛體育不同,還是比較深度的,因此圈哥認為這兩件事情的邏輯關系并不十分緊密。 因此,騰訊入局英超,并不會改變今年足球轉播世界的版圖,但這卓顯了騰訊對于足球版權的投入與興趣。目前歐洲各大聯賽版權的周期多是到18年或19年,對于囊獲了籃球世界絕大多數版權的騰訊而言,如果他們在這段時間里堅持做足球,并不斷提高自己足球方面的轉播服務,到這波版權周期結束之后,資金、技術與用戶三方面都強勢的騰訊,有一統版權天下的實力。 世界之最的27家英超轉播平臺,但... 隨著騰訊入局,新賽季英超在中國的轉播共有央視、地方衛視、付費頻道、互聯網移動端、IPTV、OTT這6大渠道,總計27家轉播平臺。圈哥數了數英超在不同國家、地區的轉播平臺數量,還真沒有一個比咱們多的。 ▼英超在英國本土轉播渠道,天空和BT兩家,BBC負責集錦【當日比賽】的制作 ▼英超在美國的轉播渠道,NBC和USA Network ▼英超在中國的轉播渠道,呃......... 就算去除被動競爭的各地方電視臺,僅是新英、央視、聚力體育、樂視體育、騰訊體育、百視通這6大平臺,就足夠球迷選的了。 眾多巨頭入局英超,還是因為英超的頭部IP資源優勢。作為全球推廣的最出色的商業聯賽,英超憑借其云集的巨星、名帥與高水準快節奏的比賽,吸引了大批球迷關注。在這樣的情況下,有英超的收視需求以及慢慢形成。恰逢新英又是分銷力度很大、做的很成功的分銷商,因此各家都紛紛搶購英超版權入懷。 但隨之而來的問題就是,各平臺的用戶忠誠度低,大家還是處于誰家不卡、誰家畫質更高就看誰家的邏輯上,解說成了僅有的加分項。說到底,這是因為誰家的服務都沒能形成自己的壁壘,甚至有人說,每周還是得在直播吧等導航網站平臺上看一下,才知道這周該在哪兒看英超。 應該指出,在新英和樂視等多方的努力下,英超的付費觀賽之路也越發清晰,但正像詹俊采訪中說的那樣,“你讓觀眾為此埋單,那你就有義務為觀眾提供更好的服務“。詹俊的解說自然是優質服務的一種,但這還遠遠不夠,配套欄目、配套環節、配套的數據支持都有著長足的進步空間。 大家都說,在中國創新很簡單,把國外的東西照搬進來,說不定就成功“創新“了。在國外精品欄目《Match of the day》等專業性極佳的節目大獲成功之時,或許咱們的新媒體平臺也應該繼續進行更加深度的嘗試。 應該指出的是,外部環境或許也在一定程度上消減了各平臺的努力。一方面,很多時候專業節目的點擊率甚至不如段子與美女花邊,這阻礙了專業節目的生存土壤,另外一方面,分銷一年一變,也讓各平臺很難有長期的發展規劃,金牌IP節目的打造也就更加困難了。 當然,正因為其困難,所以最終堅持提升服務的人,才能在之后市場真正成熟時摘下足球付費觀賽的碩果。打造IP是個慢活,教育用戶是個慢活,改變人們的付費習慣是個慢活,體育產業本就不是一門快生意。路漫漫其修遠兮,誰能堅持上下求索之路,或許就能在下個階段脫穎而出,結束這群雄亂戰的時代。
«
你守衛著大康部長的GDP磚網和你的錢
|
奇點汽車沈海寅:樂視倒下對誰都沒好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