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北京、上海等地本地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服務管理實施細則征求意見稿陸續發布,意見稿中明確要求司機具有本地戶籍的條款,立刻在各大社交媒體引起軒然大波,如此苛刻的要求,勢必會造成司機數量大幅減少。 以滴滴為例,在滴滴關于征求意見稿的官方回應中提到上海已激活的41萬余司機中,僅有不到1萬名司機具有上海本地戶籍,也就是說11月1日,網約車新政正式實施后,光是在上海一地滴滴就將損失40萬名司機,僅存的一萬名司機根本無法應付整個上海滴滴用戶的需求。對于滴滴來說無異于滅頂之災。 毫無疑問,如果各地都出臺類似的法律法規,那么對于各大網約車平臺來說司機的缺口都將成為不得不面對的問題。在政策的倒逼之下,各大網約車平臺都紛紛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研發無人駕駛。此前滴滴和Uber都已經披露了相關計劃,在嚴苛的政策之下,背靠樂視生態的易到恐怕也不會放松研發無人駕駛的腳步。
Uber美國開始測試無人駕駛 強迫用戶簽署“霸王條款“ 今年9月Uber無人駕駛汽車載客服務,在美國東部賓夕法尼亞州匹茲堡市(Pittsburgh)上路試運行。科技網站Recode報道,目前叫一輛自動駕駛Uber仍然非常類似叫一輛常規的Uber,盡管目前這項服務只對Uber最“忠誠“的客戶開放。通過Uber X下單的客戶會看到一輛裝有近20個攝像頭、用于探測天氣和路況的雷達系統及傳感器、裝載全球定位系統的福特(Ford)油電混合動力車Fusion版本的Uber無人駕駛汽車。每輛車配備Uber自主研發的三維地圖來引導方向,通過建筑物和環境來定位。 同時為確保安全,Uber還給無人駕駛汽車配備了兩位工程師,駕駛座上的工程師隨時準備在必要時控制車輛,而副駕駛位的工程師則負責監控汽車的運行狀態。目前,這種車輛的行駛速度不超過35英里/小時(約合56公里/小時)。 但需要注意的是,英國《衛報》曾經披露了Uber的一份公共記錄法文件。文件中顯示,在今年6月之前,Uber要求任何乘坐無人駕駛車輛的乘客(員工除外)簽署一份放棄訴訟權利的聲明書。文件規定,如果有乘客在乘坐Uber的無人駕駛汽車過程中受傷或死亡,Uber將不需承擔任何責任??梢姀哪壳皝砜?,Uber對于自身的無人駕駛技術并沒有多大的信心。
程維透露 滴滴硅谷低調研發無人駕駛技術 與此同時,Uber的老對手滴滴,也開始著手布局無人駕駛,但很明顯,在步伐上已經落后了一些。最近,滴滴CEO程維在接受美國彭博社《商業周刊》采訪時提到了滴滴正在研發無人駕駛技術。據程維透露,他們已經啟動了無人駕駛汽車項目,并且正在硅谷尋找相關領域的數據科學家,同時滴滴還將會與北京無人駕駛汽車初創公司馭勢科技(UiSee)創始人吳甘沙進行接洽。馭勢科技是一家位于北京的研發無人駕駛技術的初創公司。最近這家公司放出了一段視頻:搭載其無人駕駛技術的低速無人車在園區行駛。 其實早在去年4月,滴滴就曾與北汽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無人駕駛、新能源汽車、車聯網、企業用車等四大領域進行深度合作。不過,雙方并未就無人駕駛領域的合作做出進一步詳細說明。隨著蘋果10億美元投資滴滴,有分析人士認為,滴滴與蘋果的牽手,更多的意義在于雙方的交集項目““無人駕駛領域的研發。 但就目前來看,滴滴在無人駕駛領域更多的是一種表態,未見有任何實際的動作。
借力樂視 易到深度介入無人駕駛研發 就在滴滴、Uber紛紛出手布局無人駕駛的時候,網約車市場上的另一大巨頭易到確顯得異常低調。眾所周知,在此前的發布會上,賈躍亭就曾用語音通過易到召喚出一臺LeSEE超級汽車。近日,又有海外媒體曝出FF首款量產車偽裝車的路試視頻,該媒體表示FF車頂的“黑科技“為激光雷達。同時更有媒體綜合各路消息推斷,FF的激光雷達將具備自動升降功能。假如推測成真,FF或許將成為全球第一家在量產車上搭載激光雷達并給出綜合解決方案的車企。熟悉無人駕駛技術的人都清楚,對于無人駕駛汽車來說,最為核心的部件就是雷達,如果FF順利解決了激光雷達的問題,將大幅推進整個研發的過程。 不僅FF進展神速,3月16日,樂視車聯在“前所未見“戰略發布會上宣布,被譽為中國“無人駕駛第一人“的倪凱博士正式加盟,出任樂視超級汽車(中國)智能駕駛副總裁。眾所周知,倪凱曾是百度無人駕駛項目的技術領軍人物,從百度無人駕駛項目啟動一直深度參與,從公開資料可以看到,倪凱是百度研究院高級科學家,主導無人駕駛和無人飛機項目。 除去倪凱博士及一眾技術大牛的加盟使得樂視汽車在無人駕駛領域的軟實力得到大大加強之外,在硬實力方面,樂視也走到了一眾友商之前。今年8月,樂視宣布將在浙江投資200億元建設樂視超級汽車生態體驗園區及全球首座“汽車生態小鎮“。按照樂視的規劃,未來生態小鎮中將全部使用電動車輛,并利用易到網約車及分時租賃方式實現100%的汽車社會化。同時,所有車輛均將運用互聯網技術代替人工操作,實現自動駕駛,這足以說明易到早已深入參與到樂視汽車的無人駕駛計劃當中,即便相比Uber也并不落后。并且易到的大數據,將為樂視無人駕駛的研發提供極為有力的支持。 不管是滴滴、Uber還是易到,即將實施的網約車新政將這三家拉回到相同的起跑線。這時候要比拼的首要因素就是各家的技術能力。隨著無人駕駛技術的日益成熟,誰能率先將其投入使用,誰必將成為整個市場上笑到最后的那一個。
«
如此機智!魅族Flyme6幫父母遠離詐騙短信
|
如何科學培養孩子理財意識?三益寶給您支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