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易科技訊3月30日消息,今天,新京報“尋找中國創客“第三季啟動峰會在北京舉行。在下午的內容付費論壇,天使投資人、連續創業者李笑來發表了主題演講。李笑來去年進駐羅振宇的“得到“平臺,目前訂閱用戶數已經超過14萬,按照199元/人的訂閱價格計算,李笑來創造的流水已經高達2800萬,他們的分成比例為5:5,也就意味著李笑來做內容付費不到一年,已經凈賺1400萬元。談到“成功經驗“,李笑來表示:渠道和名字更重要,雖然自己做的是知識傳遞工作,但文筆并不是第一重要的因素。 李笑來在演講中還表示,內容付費興起背后是泛教育的興起,“網紅教師“會成為弄潮兒,但要具備全棧、原創、魅力三種素質。而對于好的內容,文筆不是第一位的,怎么包裝和營銷很重要,此外,賺錢是第一目的,并不可恥。(阿倫)
以下為演講速記,網易科技有調整: 我跟大家分享的話題很簡單,就是““我眼中的知識付費,我自己在做這樣的事情,于是有一些感受。我們很多人都關注收入,其實關注錯了,應該關注的是票數。我的專欄賣了14萬份,那就是市場上有14萬人給我投了票。所以內容付費的創造者們不僅僅獲得的是一份錢,更是一份影響力。 八個月前,我跟我身邊的人說過這樣的話““我要在收費的專欄當中,做到遠超第二的第一。前兩天有一個統計,這個數字(訂閱用戶數)應該是14萬多一點點,我接下來拿著這個成績單跟大家說一下我的經驗和感受,讓大家明白這背后的基理究竟是什么? 我把這個數字拿出來半點顯擺的意思都沒有,很多人也在研究我,研究我寫東西的方式,我覺得這并不是最重要的。我的文筆很可能排名前十都排不上,我覺得第一,渠道很重要。絕大多數人可能會比較輕視渠道的作用,很多人在最初都靜悄悄的問我,羅振宇給你分多少呀?羅振宇現在公開說了,是五五分帳的。每一次我說是五五分帳時,絕大多數人跟我說:我靠,羅振宇太黑了吧。我覺得這是沒有經驗造成的。在內容付費上,渠道是很重要的,當時羅振宇說是請我幫忙,但實際上我知道他在幫我的忙,我當時在微信上的粉絲數量只有5萬,他有500萬,根本不是他外面說的那樣求爺爺告奶奶我才來,不是這樣子的,他真得很厲害。 第二,名字很重要。我的欄目名字叫“通往財富之路“,可能很少人有寫書,如果有一天你寫書我會告訴你,書名很重要。我一直說知識分子們考慮標題黨那是錯的,你作為一名知識分子在這個時代里不會營銷,那你是背道而馳。有人討論我書時,經常聽到有人說名字很重要呀,說的好像那個名字不是我琢磨出來似的。 這個名字叫“通往財富之路“,這背后是有故事的。我們在寫文章時經常干這件事情,先找一個詞組搭配,去搜有沒有這個搭配?如果沒有,我們就使用。當天我把時間和朋友兩個搭配,一搜是沒有的。有一天羅振宇說他要開一個跨年演講叫“時間朋友“,這是中文設計當中第一次出現這種搭配。
現在人們正在買的是什么? 首先必須要明白一件事情,人們正在購買的也許并不是知識,人們對購買知識從來沒有絕大的欲望。比如說出版行業流行了這么多年,人們買書的時候,他買的不是知識,他買的其實就是紙張,要不然人們通常發出這樣的感嘆:這書這么薄怎么這么貴?所以他們只是買紙的,出版行業是賣紙的,所以他們是暴利行業這是有道理的。我想人們(在內容付費上)買的很可能只是信任,我的專欄賣的很好,重要理由有哪些,我從來不把它歸結為我的文字功底。可能還有另外因素,人們足夠信任我,所以購買了。 今天的人們對成功學對雞湯已經反對很久了,但是我很認真的告訴你““成功真的有方法的,做任何事情都有方法。比如說,我談到注意力這件事情,那就是我自己最好的一個工具。當年我在寫博客時是國內個人獨立博客前三名,流量非常大。當時有一個網站整站抄襲我,你都無法想象。今天有很多的內容創作者,我相信你們也面臨這樣的苦惱,你寫的文章,第二天傳播好,就被人抄著寫。 我覺得我今天寫的所有內容都不是重要的事情,我認為最重要的是“賺錢“。我其實是很清楚這件事情的,你天天告訴人家學習,你天天告訴人家成長,你不賺錢,十年之后就是傻X嘛。我可能未來致力于做一件事情,成為真正的雞湯大師,什么叫真正的雞湯師,他們在講成功學,我講成長方法論。 所謂價值觀,就是分辨什么更重要,什么最重要。我認為學習最重要。關于內容付費,我的身份比較復雜,一方面我是投資者,一方面我是創業者,我認為網紅教師很重要,網紅教師要滿足全棧、原創、魅力,這三個很重要。所謂全棧,你是知識創作者,你是知識傳播者,你也是知識踐行者。與此同時,你不僅創作內容還要消費內容。賣東西并不是你自己坐在家里自動就會賣的,以我拿例子,你自己是老師、你鼓勵別人學習,到最后你買不起學區房就很慘。所以我很認真的賺錢,并不忌諱賺錢這件事情。只不過我每賺一分錢都是干凈的。我希望每個人在這個時代里,即便在陰暗的地方也有這樣灑脫的生活觀。 另外一個是原創,今天看到的所謂知識網紅只是搬運工,我看了一本書告訴你那本書有多好,并不是創作知識的那個人。 另外魅力,我認為信息送達本身從來不是教育,如果那是教育的話,全世界都沒有教育公司,只有教育出版社就可以了。信息送達之后消化這些信息,你要關注、你要陪伴、你要監督,你還有很多其他的因素。絕大多數做教育的人都不愿意接受這個現實:如果一個男老師長的特別帥,或者一個女老師長的特別漂亮,學生的學習效果就變得很好,你信不信?不是你信不信,這是一個事實。所以做一個好老師,你不要讓自己討人厭。所以研究魅力方法論,是我自修的一個看法。 另外,全收費的就更好,已經有大量的驗證,有不少的平臺都是從免費用戶開始做起的,最大的比如說微博,微博也做了付費問答,但效果真得不好。微博付費問答的老大是我的一個發小羅永浩,羅永浩靠微博付費問答在微博上一年能賺60、70萬,但這個在微博上的效果并不是很好。一開始是收費的,這里積聚的就是付費的人,所以轉化率非常高,高出兩個量級。 再有百花齊放的最好,這是比較重大的。這是我帶領團隊做平臺或者工具時,別人管它叫平臺,其實我知道它是工具,這個世界只有一個平臺是微信。這個世界是非常多樣化的世界,這個市場需求是非常多樣化的需求,我不能以我的價值觀去灌輸給觀眾。 關注一下這個行業的未來?有很多人抱著質疑的態度,一般的說法說這一波的內容付費不會火很久的,這個說法絕對對的,后面哪錯了呢?我們看到一個趨勢時,通常情況下這樣子,一個節點一個節點又一個節點,大家去關注,到這一塊產生分支了,有些東西下去了下去又起來了,而另外一些東西又長出來,這是一個趨勢。 我們作為一個正常世界的人,如何判斷趨勢?你相信我五分鐘就能給你講明白這是知識。什么是知識?我認為能夠指導你決策的東西是知識。指導你決策有兩個,一個是指導你做出更好的決策才叫好知識,你說你迷信也可以指導你做出決策,比如說你算命,有一個好消息,有一個壞消息,他說你先聽哪個?我先聽壞消息,他說你40歲之前窮困潦倒,然后問好消息是什么?40歲你就喜歡了。 指導你的決策長期做出收益的,那才是好消息。為什么有人到了四五十歲經常感嘆說,年輕時候不懂事,多讀點書就好了。為什么?因為很多人在小時候讀書,爹娘打死都不好好讀,因為很簡單。當你看到一個方向時它不是知識,只是一個周期的一部分。一個周期包括一個漲一個跌,看到這你認為它是趨勢了,這就是世界上絕大多數人。看到這看到這覺得沒有關系了,如果你長了知識一定要看一個周期以上的周期,一個周期兩個周期,然后你畫一條線是直的沒有趨勢,是這樣的是下滑的趨勢,是這樣就是上漲的趨勢。對未來怎么看?很簡單,我們謹慎又樂觀。教育這個東西不會衰落。 先判斷趨勢之后,我告訴你一個結論。這一輪內容付費的興起其實是泛教育類的興起。什么叫泛教育?大量在過去正規教育機構里面看不到的內容。有人跑出來說兄弟我跟你們分享一下,在自駕游時候如何避免違章?我老婆就特別想聽這種課。她就開著車去了一趟南京回來240多分被扣了,那是什么感覺?絕望了。大家經常說碎片化學習,千萬別信,被碎片化的從來不是學習,被碎片化的只不過時間,學習從來是持續的。所以你要灌輸正確的價值觀,被散布正確的價值觀,在這個時代里一定會被人認出來。現在是微信時代,在微信里完成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是效果瞬間傳達,我剛才信息傳達不是教育。你看今天有多少人在朋友圈里曬自己的馬甲線,你跟他一本書這不叫教育,但是你身邊亮出自己馬甲線時,教育已經達成了。因為人家做了亮出效果之后,有人會跟著去做。 今天人們為什么對知識這么尊重?過去你生活當中都接觸不到,今天效果隨處可見。一想到一哥們從山溝里走出來上了清華大學,他讀了清華大學出國讀研了,這一瞬間在國內接著讀書接著清華大學的畢業生,在他們眼里這哥們已經傳奇了,跟他們沒關系了,過了幾年他讀了耶魯,依然跟他們沒關系了,這哥們已經成了傳奇。他發朋友圈你知道嗎?在他的朋友圈里他說什么話很多人都相信。 時間關系,我就分享這么多。
«
怎么辦?公益平臺,更多的愛,更多的健康
|
人人網拆分視頻社交平臺“我的節目”向股東分配股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