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至30日,零售業上千余位高管、大咖齊聚杭州,觀點交鋒,唇槍舌劍,激辯新零售、商品與服務、顧客與場景等話題,《零售老板內參》(微信ID:lslb168)對干貨,進行了梳理歸納。 1、蘇寧云商副董事長孫為民:要做智能零售 新零售到底是什么樣的零售物種,目前還不清晰。不管它是什么,我個人的體會,現在如果再有一個新的零售物種,一定是在智能時代下催生的智能零售。 智能零售,主要體現三個方面:第一是能夠超前地把握消費需求,通過大數據,超前地把握消費需求。第二智慧零售的本質體現在能夠快速地匹配消費需求,匹配消費需求。第三體現在能夠為消費者提供持續的價值服務,給消費者提供的商品,越是附加值高的,持續價值服務越是必不可少。 2、銀泰CEO陳曉東:新零售是從-1到0的過程 如果誰能一句話說清楚新零售,基本上是個忽悠;如果說誰能長篇大論把新零售說清楚,那就是個大忽悠。“好東西不貴“不是新零售,只是零售。充其量只是新零售的初級階段,是新零售的基礎。 現在說做新零售,其實新零售大家說從0到1,其實這個并不準確,應該是-1到0的過程。要想清楚怎么賺錢,才能過渡到新零售,這就要提到“人、貨、場“的概念。顧客的話要讓他能決策,而不僅是慘啊與,未來的新零售是線上和線下同價的。 要問到新零售怎么干?就是大干特干加巧干。別被迷惑,抓住本質,本質是什么?就是用戶。新零售也好,零售也好,或者是地產思維的零售也好,都要以顧客,以客為先,千萬要摒棄那種以店為先的想法。 3、飛牛網聯席CEO袁彬:要滿足隨時隨性隨地的購物需求 20年前,我們大型的賣場叫現代流通業,剛剛進來的時候是現代零售業,還有老式的傳統零售業。我們大潤發剛剛開店的時候,一公里之內寸草不生,但是當時的消費者的需求,消費者覺得可以自己選,還這么便宜,還可以在超市里面買生鮮。 20年是一個年代。現在20年過去了,消費者的習性需求已經有了很大的改變,要滿足隨時隨性隨地的購物需求,同時他對價格不敏感,對時間比較敏感,對精神上的需求,對商品的新奇特非常敏感,所以你必須要隨之改變,如果不改變就跟不上了。因此這種背景之下,我們怎么去順應消費者需求的改變去做改變,這里面講的就是你如何了解消費者的需求,你如何讓消費者滿意,這始終是一個不斷變革的過程。 4、易果聯合創始人金光磊:新舊零售最大差別是數字化程度有多高 從我們的角度來說,我們完全贊成新零售這個說法。其實新舊最大的差別就是你的數字化程度有多高。 易果的戰略非常清晰集中,我們專注生鮮這個行業,我們希望憑借我們在互聯網上半場積累的生鮮經驗,能夠退后一步,幫助線下零售的伙伴,能夠經營好,能夠成為生鮮業務的一個即插即用的U盤,因為在這個U盤背后,積累了龐大的供應鏈體系,積累了遍布全國的物流的網絡,更積累了12年以來對于線上運營各種客戶不同的需求、場景、主題的經驗。 我想說新零售、新商業、新經濟,背后真正的含義就是當我們的數據的積累,它的顆粒度,反映實際距離越來越近的時候,我們到了能夠用這些資源來重新組織行業的配置,以及它的設施,讓它更高效地運營。我們回到客戶價值的原點去看,怎么樣把客戶的價值進一步提升的同時,讓商業的價值進一步體現出來。這是目前為止易果在新零售過程當中轉型的一些想法。 5、金鷹商貿總裁蘇凱:突破升級消費需求和供應鏈落后的失衡 金鷹既不是傳統的百貨,也不是簡單的購物中心,致力于打造一種更有效率,客戶與企業更舒服,更適合在中國持續的發展模式。當前零售,面臨的主要矛盾是什么?第一,渠道供給和有效商業內容之間的失衡,第二,消費者日益升級的消費需求和整個供應鏈落后之間的失衡。當前零售的主要任務是如何在這個環境里面,找到自己的突破之道,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最強勁的商業走勢,是以天貓阿里系、京東系為代表的平臺,為什么強勁?因為它有長尾理論支持,用更低的成本完成了其他零售商所不能做的商品的豐富和效益。但是,這種模式我們學不來! 6、步步高總裁陳志強:打造極致舒適而又具幸福感體驗 我們無需糾結于新和舊,傳統和過去,現在和未來,新零售這個詞,告訴我們要著眼于未來,商業也同樣如此。無論線上還是線下,消費者要求的,是一種極致舒適而又具有幸福感的體驗,這才是消費者再次光臨的最根本的原因。 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其實都是一個平臺。當你把自身放在一個消費者內心的需求點上來看待的時候,換位思考的時候,你的商業場景就帶來新的變化。 商業在變,無論是大賣場、便利店、社區超市,還是百貨或者綜合體,消費者對于場景化、體驗化以及品質化的要求都要想辦法迎合,這樣銷售額一定會起來。步步高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第一,線上線下的融合,這是企業戰略;第二,探索購物中心中什么樣的場景,才是消費者最喜愛的。 7、樂城股份總經理王衛:小業態將成為零售競爭主力 大型賣場和傳統超市步入下行趨勢,而小型門店尤其是門店的專業化和效率,未來會成為零售真正的競爭力。樂城未來將立足于這兩個業態,零食連鎖業態和生鮮連鎖業態。 食品館進入百貨店是趨勢,百貨食品化,百貨餐飲化是全球趨勢,中國不可能獨善其身,一定會繼續發生。客觀講任何一個新的業態嘗試,是不斷迭代和進步的。單店不能盈利,這個店就不可能持久,所有迭代的概念,都圍繞效率去做。 作為一個創業者,每一天都在對成功的憧憬和對失敗的恐懼渡過,我們不斷去尋找新的業態,尋找新的模式,過程中不斷經歷著煉。 8、大商總裁劉思軍:做到會員、商品、場景、營銷數字化連接 新零售時代,大商集團內部也提了一個詞是新零售,主要圍繞著幾個方面。 第一,我們的店的硬件環境,我們一些原來的標配東西,是不是標配,是不是該有新的標配的東西。 第二,我們在經營模式上,是不是應該強調必須要一定比例,或者相當大的比例自銷直營,自有品牌。 第三,因為我自己抓的主要的事情,我們的零售跟消費者之間的連接,我們能不能把我們的生產,做到會員的、商品的、場景的、營銷的數字化,以此建立連接。 9、藍港資本合伙人錢中華:新零售是想彌合線上線下的鴻溝 我全面擁抱新零售這個概念,我認為這個概念非常好,實際上是想彌合線上線下的鴻溝,能夠指導我們未來商業的發展,有三個方面值得大家關注。 商業本身是三件事,人、貨、場,從商業來講,第一在互聯網時代,人變了,大量的商品信息可以通過手機、電商、網絡來獲得,并且能夠產生信息流、指令、訂單、支付,能完成很多商業的工作。 第二是貨,因為對今天中國商業的沖擊,不僅僅來自于電商,還來自于市場化,來自于城市化,來自于消費升級,來自于國際化,我們商品組織這一盤商品,肯定要升級,要迭代。 第三個是場,場也要有創新,從街邊店、集貿市場、百貨商場、特色街區、特色小鎮,到各種各樣的新型的業態,傳統的購物環境,更多的是以交易,以獲得商品和服務為核心,未來會不會整個的獲得商品服務的過程,也是一個非常享受的,也是一個全程得到很好體驗和滿足感的。 10、杭州大廈前總經理厲玲:零售沒有新舊,零售的偉大就在于它永遠在變 零售沒有新零售、舊零售,只有零售。沃爾瑪是新零售還是舊零售?人家90年代就用衛星訂貨系統,路邊小店賣地瓜的阿姨,蘋果公司CEO庫克說,在中國賣地瓜的阿姨都已經用微信支付、移動支付了,她是新零售還是舊零售?大商集團是我們零售行業當中的一面旗幟,他說他是新零售,大商是新零售,中國百強零售企業是新零售還是舊零售?所以沒有新零售、舊零售,只有零售。 零售的偉大就在于它永遠在變,根據顧客在變,服務于一個顧客是零售,很多顧客也是零售。每個人都是根據顧客的需求在變,普遍地認為零售必須做得很大很強,對不起,服務一個顧客叫零售,我說了多少遍了,星巴克,新零售還是舊零售?它在全世界有上萬家店,我只開一個咖啡廳的,在很多,在意大利的小街小巷,兩夫妻維持一個咖啡店走了七八十年,伴隨著鄰居的增長,當然是新零售。 各位講wifi要不要跟上,沒有wifi就不是新零售?對不起,日本人很多餐廳就禁止wifi,覺得吃飯就要好好享受吃飯,它就不是新零售了嗎?不!零售不在于新零售還是舊零售,零售的精彩在于一萬個咖啡店是零售,一個店也是零售,只要我能夠向我的顧客服務,我就是一個好的零售商,不要在乎新與舊。
«
追求者紛紛離去 Twitter股價自高點累跌30%
|
鑫根資本回應“逼宮賈躍亭”:報道有誤 樂視離不開賈躍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