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中午,華為發布了2016年度報告。報告顯示,2015年,華為的運營商、企業和終端三大業務保持穩定增長,實現全球銷售收入5216億元(751億美元),比上年增長32%,凈利潤371億元(371億美元),比上年增長0.4%。2015年實現369億元。華為2016年的營業利潤率為9.1%,自2013年以來首次跌破兩位數。2013年至2015年,華為的營業利潤率分別為12.2%、11.9%和11.6%。根據盈利數據,華為的凈利潤增長率也大幅下降。2016年,華為凈利潤率為7.1%,僅小幅增長0.4%。2015年,華為凈利潤較2014年增長33%。華為輪值CEO許志軍在財務報告發布當天的溝通會上公開表示,華為的凈利潤率可能達到7.1%,這是“非常好的”。他認為,在當前全球經濟低迷和客戶對收入增長和利潤下降的壓力下,華為應追求合理的利潤率。華為在2016年的《財富》500強排行榜上排名129。2016年投資764億元進行研發的徐志軍表示,主要原因是華為2016年在研發體系上的大量投資和消費業務的低利潤。數據顯示,華為的研發投入近年來逐年增加,2016年達到764億元(110億美元),占銷售收入的14.6%,近10年累計研發投入3130億元。經過長期的投資建設,華為在全球擁有15個科研院所,36個聯合創新中心,8萬名科研人員。目前,華為已獲得專利6萬多件,其中發明專利占90%以上。單就金額而言,華為在研發投資方面甚至位居世界第一。2016年,全球只有六家高科技公司投資超過100億美元進行研發,包括三星、英特爾、谷歌、微軟、華為和蘋果。然而,華為目前有三個業務集團:電信設備業務、消費業務和企業服務業務。徐志軍表示,華為的研發投入是巨大的,但它在各個領域的配置并不多。徐志軍說:“如果智能終端少于蘋果三星,如果無線領域少于愛立信,在路由器領域,就少于思科布萊恩特。所以總數加起來很多,但并不是每個領域中最大的。我們不能說研發投資是對C的,而對C的研發投資是對B的,“有世界級的研發投入,沒有世界級的研發產出”是華為內部的一種反思和質疑。華為綜合通信部高級專家張群英告訴《財經》,與蘋果、谷歌和Facebook相比,華為的研發投入產出率相對較低,甚至表示“內部浪費嚴重”。熱情、理想和投資是不夠的。華為仍需改進精細化管理的研發。”張群英說。張群英還認為,華為也有一個“蓋門”,即,原有的生態文化太強,如電影文化、“唯”文化、“螺絲釘”文化等。從外部引進的專家很難適應。根據過去幾年的數據,外部專家離職的概率很低。即使落在后面,其中一些人也很難發揮其價值。如何留住這些人才,給他們發揮空間,也是華為現有管理體系面臨的一大挑戰。智能手機業務毛利率低于華為利潤增長30%的另一個原因是,快速發展的智能手機業務目前處于“增長量”階段。2016年,華為銷售智能手機1.39億臺,銷售收入1798億元,比上年增長44%。據市場咨詢公司IDC稱,2016年全球智能手機銷量總計14.7億部。華為以9.5%的市場份額位居第三,僅次于三星(21.2%)和蘋果(14.6%)。盡管貨運量擠進了世界前三,但利潤微薄,拖累了整體利潤。徐志軍透露,華為終端毛利潤未超過30%。相對于運營商業務和企業業務40%以上的毛利,終端收入較弱。然而,這并不是華為的一個例子。目前,除了三星和蘋果,世界上所有的智能手機公司都處于低利潤甚至負利潤的漩渦中。根據市場研究公司Strategy Analytics發布的數據,2016年全球智能手機市場的總運營利潤為537億美元。其中,蘋果去年的營業利潤為449億美元,占79.2%;三星去年的營業利潤為83億美元,占14.6%。華為智能手機的營業利潤僅9.29億美元,占全球利潤的1.6%。中國前五大智能手機品牌的利潤不到總利潤的5%。華為內部已經意識到這個問題。徐志軍強調,華為未來的終端業務將不注重追求規模,而是追求利潤。Gartner Research副總裁盛凌海(音譯)對《財經》表示,盡管華為已成為全球第三大智能手機制造商,但仍存在許多挑戰。”蘋果擁有強大的軟件生態系統,三星擁有更好的垂直集成能力,這兩種能力都需要長期的投資和培訓。”華為消費者業務總裁余承東在最近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安卓和蘋果之間唯一的差距就是生態系統。華為在服務和生態系統方面仍存在一些差距。華為希望通過升級服務和生態布局,與蘋果共享同一戰線。附【中國2016年財務報告其他關鍵數據】
«
樂視致新總裁梁軍:不少品牌用碰瓷的方式和樂視打招呼
|
理解當SSL證書以https開頭時開發人員無法避免的“搶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