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來,曾經風光無限的校園貸市場,因不良平臺引發一系列惡性事件,導致整個行業承受了巨大的監管和輿論壓力。在監管和行業自律作用下,校園貸正逐漸走向規范化。3月30日,樂信集團在深圳召開了一次合作伙伴大會,著重提出了“綠色校園金融“的四項基本原則。 這四項基本原則包括:額度限制、費率限制以及助力成長、支持創業就業、加大金融信用、信息安全教育等四大方面。樂信的這一“綠色校園金融“新范式甫一發出,即被業界視為校園金融市場即將重新洗牌和規范化的一個強烈信號。 校園貸告別野蠻增長 在今年的兩會上,多名代表委員呼吁盡快規范發展校園貸,并強調雖然校園信貸出現過野蠻生長和無序擴張的問題,但仍屬于成長鏈金融的重要部分。全國政協委員翟美卿認為,對大學生進行適當的授信是合理的。全國人大代表、中國銀行副行長許羅德也提出,為高校學生提供的金融服務應具備普惠性。除了商業銀行,正規的市場化機構可以作為補充,前提是有一定的資格準入(包括風控能力和合規銷售等)。 樂信集團CEO肖文杰也坦言,過去幾年,一些民間放貸機構給市場造成了一些不和諧,因此市場必須進行規范,但不是一刀切的停止服務,因為校園的金融服務需求是真實且迫切的,而民間貸和高利貸始終不會放棄這部分市場。 肖文杰認為,當前我國校園金融服務需求巨大,但在供給方面存在巨大的缺口。由于國家助學體系覆蓋面有限,只有不到10%的學生獲得助學貸款。所以,作為正規軍的校園信貸平臺應在提供綠色、健康的服務方面成為樣板,并重新定義校園金融需求,構建綠色校園金融體系,積極擁抱監管,凈化校園金融市場環境。 記者獲悉,樂信的“綠色校園金融“體系包括 “優先助學、支持創業、就業“,“限定額度“、“低利率“以及“推進信用教育“等四項基本原則。其中,在優先支持助學、創業需求方面,樂信聯合金融機構推出了“樂助學“產品,不僅支持學生繳納學費,也可以支持合理生活費。其中學費和住宿費按年度一次性申請并直接打入學校對公賬戶;生活費則按月申請,一線城市每月最高為1000元。985類高校本科生每年的貸款額度可達12000元,高于國家助學貸款最高限額4000元。 在額度控制方面,樂信認為提供給大學生的金融服務,利率也應該控制在較低的水平。目前,分期樂商城分期消費的綜合服務費率大致與信用卡分期持平,助學貸年化利率控制在10%以下。 浮現中的校園信貸新范式 如所周知,樂信是中國最早面向各類消費者提供消費金融服務的一家服務商,其前身為分期樂商城。樂信從最初面向大學生提供分期購買商品及教育產品的服務,到后來逐步開放平臺,向包括初入社會的白領等在內的全人群市場開放服務。 正是由于最早切入校園貸市場,對校園貸款市場的需求了如指掌,因此樂信從創立之初就一直踐行對綠色、健康的校園金融服務。 實際上,除了在線上向用戶精準推送金融信用安全知識,樂信還積極在校園開辦安全知識講座。報道顯示,從去年11月以來,樂信已陸續在南寧、福州、大連、河南新鄉等多個城市舉辦了數十次的校園金融、信用安全知識講座活動。據介紹,樂信今年的目標是要舉辦一百場以上的“送金融知識進校園活動“。 就在今年3月29日,樂信CEO肖文杰還代表樂信集團參與了中國銀監會聯合共青團中央、教育部在中國人民大學共同主辦的2017年“送金融知識進校園“現場推進會,該活動的宗旨之一正是引導在校學生有效識別金融風險、遠離金融詐騙、遠離非法集資。 中央金融團工委主要負責人陳琳在推進會上指出,要堅決治理諸如校園非法集資等各種金融亂象,從內部源頭上堵住校園金融風險的蔓延態勢。同時,要多渠道多形式匯聚社會資源和力量,共同維護安全和諧的校園金融環境。 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副司長張文斌在講話中也指出,教育部門要從源頭上進行治理,從根本上解決校園金融風險問題,互聯網金融企業也應樹立風險意識,積極擔負企業社會責任,維護良好的校園金融環境,各地高校也要積極行動,定期開展集中教育引導活動,把相關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 團中央學校部副部長宋來則指出,有效遏制校園金融風險,不僅需要學生增強理性消費和理財的意識,還要鼓勵和支持合規的金融企業進入校園,為廣大學生提供正規的金融服務,引導學生學會理性金融消費。他要求,活動下一階段要通過校園新媒體渠道將更多的金融產品和知識更廣泛、快速、精準地普及到校園。 另悉,早在一年前,分期樂就曾發起成立了中國大學生信用聯盟。各成員單位可以從更多元的角度對借款人的信用狀況進行交叉比對,提高信息校驗的準確性,通過加強行業內各公司之間信息共享,將有助于解決校園信貸市場多頭借貸、暴力催收等亂象。
«
BAT也拒絕不了“頭條化”的背后 依舊是對流量的饑渴
|
蘋果三星壟斷OLED屏 國產手機何去何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