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暴風集團(300431.SZ)發布了2016年年度業績報告。作為互聯網行業的風口企業經常被人提及,其2016年的業績如何?根據財務報表顯示,暴風集團2016年的營業收入16億元,同比增長153%;凈利潤虧損2.42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5281萬元,同比下降70%。 暴風集團自2015年3月初登陸創業板以來,就以28個漲停板成為次新股中漲幅最大的股票之一,彼時最高的股價曾高達148元/股,風光無限。不過從今年年初開始,暴風集團的股價一直在40元左右徘徊,3月31日以36.47元收盤。 那么,投資者也許要問,在過去一年的時間里,暴風集團究竟都發生了什么?是哪些因素造成公司業績大幅下滑?帶著這些疑問,《投資者報》記者來到泰富酒店,參加暴風集團的年度投資者策略會。
硬件銷售不暢是個梗 針對營業收入同比翻倍,但凈利潤卻同比下滑70%這一現象,暴風集團表示主要有三點原因:首先,暴風電視是公司戰略布局的新業務,2016年處于快速積累用戶的初期階段,尚未進入盈利期,因此影響公司整體盈利水平;其次,2016年下半年以來,上游電視面板等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導致暴風電視產品成本大幅上升,毛利率進一步降低;第三,去年暴風集團已累計推出兩期股權激勵方案,相關費用對公司凈利潤也會產生一定的影響。 其實,自上市以來,暴風集團的主營收入由過去的廣告收入逐漸轉型為硬件銷售。《投資者報》記者在梳理數據時發現,2015年,其廣告收入占總收入的70%,但到了2016年該占比降為35%,取而代之的是硬件銷售占了市場半壁江山。 數據顯示,2016年暴風集團的硬件銷售收入為9億元,同比增長597%;廣告收入為5.7億元,同比增長25%;網絡付費服務收入為7810萬元,同比增長264%。 其中,硬件銷售的營業利潤則為-1.4億元,毛利率為-15%。硬件銷售在2016年的營業成本高達10.57億元,同比增長779%。并且,暴風集團的營業成本中,硬件銷售即終端成本占整體營業成本的比重最大,高達88%。 對于毛利率為負這一現象,暴風集團董秘畢士鈞對《投資者報》記者解釋道:“這屬于偶然現象,主要是由于上有面板漲價,整個行業都受到了影響,這也并非暴風一家如此。我們預計2017年的毛利率將會由負轉正。“ 據調研機構HIS統計的國際市場液晶面板價格信息顯示,以40英寸1080P全高清液晶電視面板為例,去年6月到12月,價格從94美元一路上漲至145美元;49英寸4K液晶面板的價格由6月份的137美元漲至12月份的175美元,目前尚未有下調跡象。 畢士鈞還表示,面板價格上漲對電視廠商都有一定影響。并且,去年下半年有“雙11“和“雙12“,各廠商基本沒有在此期間提價,從而導致虧損。 那2017年暴風TV還會繼續虧損下去嗎?就此問題,暴風集團CEO馮鑫表示,2017年暴風TV的銷量將從2016年的80萬臺增加至200萬臺,到2020年,銷量將增加到1500萬臺。“我定的1500萬臺的目標還是比較保守的,劉耀平(暴風TV CEO)定的目標還要高。“ 至于何時能夠扭虧為盈?馮鑫表示,“盈利的時間點可以分為兩個:一是單個TV的盈利點,即單個用戶的ARPU值(每用戶平均收入)超過了獲客成本,這個時間點預計2018年中期就可以達到。另一個時間點就是覆蓋掉每年約兩億元的公司運營成本后,公司實現盈利。我預計在單個TV盈利點之后12個月就可以實現公司運營的整體盈利。我們沒有算的那么準,前后差3個月-6個月是正常的。“
想靠今日頭條模式來破局 在投資者策略會上,馮鑫就2016年收購稻草熊影業遭證監會否決一事稱:“影業的業務基本上處于停滯狀態,并不是不做,只是暫時選擇保守的做法。“ 畢士鈞對此表示:“就像馮鑫說的那樣,影視這件事原來的思路打法是通過并購的方式進行,后來這件事被證監會給否了。確實對我們這方面的布局造成了影響,在想清楚找到能做好的方法前,我們選擇先放一放。“ 同時,馮鑫還指出,2017年暴風TV、VR和暴風影音三大平臺將全面擁抱信息流,采用類似今日頭條的模式。“今日頭條模型已經被證明是對的,互聯網大量的產品都要利用今日頭條的思維去優化自己的產品。結構化的服務加上碎片化的引導,這是做垂直領域今日頭條模型的基本思想。“ 在馮鑫看來,暴風影音、TV、魔鏡和體育都將以信息流的方式全面改版和升級,大幅提升用戶點擊、用戶粘度和人均消費。同時,更為精準的信息流廣告將大大提升暴風的效果性廣告的收入。 暴風集團CFO畢士鈞稱,2017年暴風集團的業務看點之一就是全面擁抱信息流。“從財務的角度來看,信息流的廣告是今年重要的一個看點,因為這個廣告的毛利率比傳統廣告要高,我們傳統的視頻廣告毛利率綜合下來60%。另一個是會員業務,我們預計2017年的會員收入能比去年增長1.5倍,這也是一個高毛利率的業務。等到明年這個時候,大家再回頭看我們2017年這兩個指標做得怎樣?“ 盡管如此,今日頭條模式能否扭轉,甚至有效改善暴風集團2017年的業績情況,仍需拭目以待。
«
日立、東芝和三菱重工擬合并旗下核燃料業務
|
網動全高清一體化終端,開啟視頻會議新時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