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校園貸“作為互聯網新生事物,頗受大學生的歡迎。與此同時,大學生在積極接受這一新生事物時,也不同程度地暴露出了借款風險意識低的問題。社會上關于校園貸的負面報道也屢見報端,像大學生“肉償“、“以貸還貸“等,引起了大家的廣泛關注。 適值兩會,多位代表委員們再度就此展開熱議。不少委員們表示,校園貸的誕生,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大學生順利完成學業,從而為家庭減輕經濟負擔。同時也點燃了大學生創業創新的激情和夢想,對很多并無資金積累和外力支持的年輕人來說,通過這種方式來實現自己創業的夢想,不失為最好的一種選擇。委員們在對校園貸積極的一面表示肯定的同時,也說到校園貸作為一種金融工具,具有其金融工具的特殊屬性,存在一定的風險。大學生涉世未深,風險意識相對薄弱,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造成難以挽回的損失。對此,委員們提出政府要加強監管力度,讓校園貸市場走向更加良性的發展軌道,真正讓校園貸發揮其金融工具的作用,造福廣大大學生。如果一味使用“一刀切“的監管,可能適得其反。 名校貸,麥子金服旗下服務于高學歷年輕人群體的借貸信息中介平臺,自2016年以來,相繼推出了《名校貸大講堂》系列欄目,《借前四問》以及嵌入APP的用于用戶進行自測的《借前風險測試題》等等,為用戶詳細解答了從校園貸的本質到借款流程,以及借款過程中可能出現的風險等問題,同時對已經發生的詐騙案件進行剖析,提醒用戶預防風險,謹防詐騙。系列內容推出以來,受到了用戶以及網友的廣泛熱議,閱讀量突破百萬。一系列風險教育內容的推出,使得更多用戶逐步建立了風險意識,有效降低了負面事件的發生。名校貸CEO曾慶輝也一直強調到,名校貸作為一種金融工具,始終未變的初心即是引導金融服務于年輕人的各種實踐,特別是微型創業實踐。堅持通過借款的形式鼓勵大學生去體驗學習以外的生活,去追求夢想,而不是在生活上“盲目攀比“、“鋪張浪費“等,甚至陷入賭博等陷阱中,從而出現人財兩失的悲劇。 “校園貸“是把雙刃劍,用得好能助創業一臂之力,用不好則會負債累累。大學生在申請借款時,勿因一時誘惑、攀比、過度消費而成為校園貸的受害者,甚至是“幫兇“、“嫌疑人“。大學生應該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加強借款風險意識,以便自己更好地使用校園貸這一金融工具,用好每一筆錢,這樣才會“貸“出精彩、“創“出精彩。
«
全峰快遞已被青旅聯合物流整合 重組為青旅快遞事業部
|
蘇寧PPTV繼中超后砸下2.5億美元再獲五年德甲版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