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一年來,因校園貸引發的惡性事件,在社會上引起了極大的反響,不少評論人士認為,不少校園貸平臺存在虛假宣傳、隱瞞實際資費、信息披露不透明等問題,另外,更有不少高利貸和民間貸涌入校園市場,這些都是導致校園貸事件頻發的罪魁禍首。 在這種背景下,3月29日,中國銀監會聯合共青團中央、教育部在中國人民大學共同主辦了2017年“送金融知識進校園“現場推進會,參會者除各大金融機構負責人之外,也有像樂信這類互聯網金融服務商,各方通過深入的探討與交流,旨在引導大學生有效識別金融風險、遠離金融詐騙、遠離非法集資。 不難看出,由校園貸引發的各類問題已經引起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要徹底根治這一問題,還需要開展相關業務的平臺在產品、服務方面進行全面的規范和優化,說得更深一點,整個行業應當從源頭進行自我凈化。 慶幸的是,部分企業已經充分意識到了這一點,例如,3月30日,樂信就在深圳召開了一次合作伙伴大會,其CEO肖文杰在會上著重提出了“綠色校園金融“的四項基本原則,在業界引發了強烈反向,有業內人士認為,這或許會成為推動校園貸市場正本清源的“良策“。 樂信推綠色校園金融,直擊校園貸痛點 據了解,樂信的“綠色校園金融“主張包括:額度限制、費率限制以及助力成長、支持創業就業,加大金融信用、信息安全教育等四大方面。業內人士認為,這四大主張不僅覆蓋全面,而且直擊校園貸痛點。 在優先支持助學、創業需求方面,樂信聯合金融機構推出了“樂助學“產品,不僅支持學生繳納學費,也支持合理生活費。其中學費和住宿費按年度一次性申請并直接打入學校對公賬戶;生活費則按月申請,一線城市每月最高為1000元。985類高校本科生每年的貸款額度可達12000元,高于國家助學貸款最高限額4000元。在創業支持方面,樂信正計劃推出“樂創“專項計劃,解決大學生創業所需的資金問題。 從上述信息來看,樂信在額度控制方面還是做得相當不錯,基本在大學生“剛性需求“的范圍之內,這一點非常關鍵。 從過去的案例來看,對額度未能進行有效控制是導致惡性事件頻發的一個重要原因,比如福州一大二學生兩年網貸30萬,父親氣極將其打到手骨折;鄭州一大學生小鄭,因校園貸而欠下近60萬元,最后不堪重負跳樓自殺等等。大學生尚無穩定的收益,還款能力存在巨大的不確定性,如果不能有效控制額度,那么類似的悲劇將會繼續上演。 除了額度之外,樂信也將利率控制在較低的水平。目前,分期樂商城分期消費的綜合服務費率大致與信用卡分期持平,助學貸年化利率控制在10%以下。相比之下,很多校園貸產品實際借款年利率超過30%,如此高利率堪稱“高利貸“,導致不少學生借款容易還款難,進而引發各種社會問題。 另外,樂信認為,科學消費觀及適度使用金融工具是大學生的必修課,通過將關于信用消費的常識滲透在服務的各個環節中,可以很好地幫助大學生建立信用意識,學會恰當使用金融工具。這一點和“送金融知識進校園“現場推進會的精神不謀而合。 業內人士分析稱,對當今的大學生而言,由于他們涉世未深、社會經驗缺乏,很容易被各種信息所誘騙,尤其是校園貸這種相對新鮮的事物,很多大學生對其背后的風險沒有清晰的認識。在這種情況下,樂信推出的綠色校園金融也必將對大學生起到良好的教育作用,推動大學生合理、規范的使用校園貸產品。 歷經正本清源,市場格局將發生重大變化 通過上述分析,不難看出,樂信的綠色校園金融對整個校園貸市場野蠻生長、無序擴張的現狀將起到健康引導的作用,對校園貸行業亂象也將產生正本清源的效果。那么從市場格局層面來看,這又將產生什么影響呢? 眾所周知,近年來互聯網金融發展迅猛,隨著介入的平臺越來越多,市場競爭也越來越激烈,校園貸這一細分市場也不例外。不過,根據網貸之家最新披露的數據,截至2017年2月底,全國共有74家互聯網金融平臺開展校園貸業務,主要為消費分期平臺和P2P網貸平臺。這個數字比2015年的頂峰時期少了47家,其中僅2016年就有45家平臺主動退出市場。這說明隨著行業越來越成熟,整個市場也呈現了明顯的“優勝劣汰“的效應。 在樂信看來,這種趨勢有利于行業健康、穩定的發展。“坦白說,我們過去幾年備受煎熬,因為我們有太多“豬“一樣的隊友。其實校園的一些負面,都是民間的放貸造成的。學生的合情合理的需求在這里,如果我們停止服務,這個市場只會比今天更糟糕,因為民間貸和高利貸始終不會放棄這部分市場。“肖文杰坦言。 校園貸市場格局將發生巨大變化的另外一個信號是,中國銀行副行長、全國人大代表許羅德在兩會期間提出應推動商業銀行在高校消費金融領域發揮主體作用,同時對市場化機構加以規范,設置相應的準入門檻,使其發揮補充輔助作用。 這意味著,中國銀行業作為正規軍正在謀劃對大學生進行商業消費貸款支持。據了解,這是繼2009年銀行在實質上停發大學生信用卡之后,對大學生消費金融的重啟。 許羅德說,大學生是未來中國信用體系建設中非常重要的一環,也是未來中國消費的主力軍,適度的生活消費和正當的助學消費,是大學生群體的合理訴求。他建議,高校學生消費信貸需要構建一個規范有序的服務體系,優化制度安排和監管頂層設計,以全面提升高校學生金融服務的普惠水平。 鑒于此,未來在校園貸市場,像銀行以及樂信這樣的市場化機構有望占據越來越大的份額,而高利貸和民間貸這種打著法律插邊球的產品的市場空間必將被打壓出局。
«
PDF轉換成Word,原來可以如此簡單
|
錢還存在余額寶、理財通,城里人都選擇中儲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