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行業為什么能賺錢?因為它促進了資源之間的流動效率。 促進物品之間的流動效率,叫物流業;促進信息之間的流動效率,叫互聯網行業;促進金錢之間的流動效率,叫金融業。 今天這里要談的是金融業的一個分支:支付行業
支付行業 這個行業怎么賺走你的錢? 你拿著招行卡去工行ATM機取錢,它賺走你一點錢作為手續費; 你在餐廳吃完飯用信用卡埋單,它賺走餐廳一點錢作為手續費; 你的每一次支付行為,除了現金支付,都會產生相應的手續費,落到一家公司的口袋,這家公司叫銀聯。
銀聯 把銀聯拆開看,可以看做銀行卡的聯盟,于 2002 年 3 月份成立于上海。 為什么成立這樣一個聯盟呢?廢話當然是賺錢!但賺錢之外還有什么用呢? 2002 年以前,各家銀行都是自吸門前血,莫管他人瓦上霜,你把錢存工行,只能去工行的ATM上取,你拿著建行信用卡,只能去建行的POS機上刷,想跨行?沒門,銀行間的系統都沒打通。 于是,在央行的慫恿下,銀聯成立了,搞了一套跨行交易清算系統,將各家銀行的系統和數據打通,從此往后,你拿著工行的卡去建行的ATM取錢,再也不會被人罵SB啦,撒花! 所以,銀聯起的是橋的作用,將孤島一樣的銀行連通,此路是我開,此樹是我栽,收點過路費很正常! 銀行辣么多,銀聯只有一個,慢慢地,銀聯成了一個暴發戶,暴發戶身邊除了小蜜還有什么?小弟!銀聯養活了一群小弟,這些小弟是收單機構。
收單機構 想象一下,銀行和銀聯都是官老爺,高高在上,他們才不會主動去談生意,如果顧客去買東西都用現金支付,那么銀行和銀聯是賺不到錢的,所以必須讓顧客 用POS機刷卡!! 并不是每一家商戶都愿意裝POS機,因為裝機需要付錢!安裝也要付錢!裝了以后顧客付錢還要收我手續費!我又不是傻,很貴的好么。 于是銀行和銀聯找到 央行,央行凝神一想,想出了 “支付牌照“ 這個東西,于是大手一揮,找來一堆點頭哈腰的民營企業,跟他們說,弟兄們,一起賺錢的時候到了,你們花點錢賄賂一下我,哦不,申請一下這個 “支付牌照“,我就準你們上門給商家推廣POS機。 所以這里的 收單機構 指的是,持有 “銀行卡收單牌照“ 的具有很強線下拓展能力的民營企業,比如拉卡拉、快錢、卡友等公司。 比如你去餐廳吃飯,用工行卡在卡友的POS機上刷卡支付 100 元,餐廳需要支付1.25%的手續費,也就是1. 25 元,這1. 25 元按照7:1:2的比例分配給 發卡行(工行)、清算機構(銀聯)、收單機構(卡友)。 正當銀聯和小蜜、小弟一起酒池肉林的時候,突然遭到兩記重拳,一下被打倒在地,這兩記重拳來自支付寶和微信。
支付寶和微信 2003 年前,我們在馬云的淘寶買東西,采取的支付方式大部分是線下的同城交易,也就是一手交錢一手交貨,貨款兩清,但這樣子一是不方便,二是不安全,于是馬云跑去找銀聯談,說大哥咱們合作吧,我有用戶你有技術,珠聯璧合!可惜郎有情妾無意,銀聯對馬云愛搭不理。 馬云怒了,我可是未來的中國首富,你敢看不起我?于是繞過銀聯,直接跟各家銀行談,沒想到給他談成了,各家銀行紛紛給馬云開通 “快捷支付“ 的接口。 2003 年 10 月,淘寶推出 支付寶,從此在淘寶上的跨行支付變成這樣 也就是你去淘寶買一件 100 元的商品,是通過支付寶綁定工行卡支付的,這 100 元實際是付給支付寶的工行對公賬戶,然后支付寶再從建行對公賬戶中轉給商家的建行賬戶 100 元。 可以看到,中間沒有銀聯參與,這是銀聯挨的 第一記重拳,這記重拳讓銀聯掉了一顆牙齒,這顆牙齒叫 電商。 銀聯掉的第二顆牙齒叫 移動支付。 2013 年 8 月,微信推出 “掃一掃“ 功能,依靠龐大用戶量,迅速把掃二維碼這個動作,變成生活中習以為常的一個場景。 二維碼其實是一種信息的轉碼,把微信的用戶信息變成二維碼,掃描即互相關注,而把商戶的銀行賬戶信息變成二維碼,掃描即支付。 于是,二維碼的應用,迅速衍伸到了支付領域。 2014 年 3 月,微信開放 “微信支付“ 功能,掃碼支付正式成了替代 POS機刷卡支付 的一種方式。 讓我們來看一下刷卡支付和掃碼支付分別產生的手續費: 刷卡支付,商戶需要繳納 6 元,也就是0.6%的手續費 (不同行業,手續費比例不一樣)。 而掃碼支付,商戶僅支付 3. 8 元,也就是 0.38% 的手續費,足足省了一半。 不僅如此,微信和支付寶還砸錢補貼商戶還有顧客, 2014 年 12 月 12 日,支付寶正式向銀聯宣戰,通過每單最高 20 元的補貼,高調進軍線下支付業務。 低手續費+補貼,二維碼迅速攻占了洼地,面對二維碼支付的咄咄逼人,銀聯選擇的是NFC支付。
NFC支付 2013 年,銀聯的NFC手機支付產品正式投入商用。 NFC支付是什么?是使用無線通訊技術,使手機和POS機或自動售貨機等設備在沒有互聯網的條件下進行連接,從而實現支付的一種手段。 銀聯為什么信任NFC?因為ApplePay在國外已經證實了其可行性,而且NFC可以放在SIM卡里面實現,更符合運營商等國企的利益。 但NFC還是被二維碼支付打的滿地找牙,因為絕大部分用戶的手機有攝像頭,但不是絕大部分手機都有NFC模塊,二維碼支付的用戶端門檻更低; 商家要支持NFC支付需要升級POS機,而二維碼商家只需要拿掃描槍滴一下就可以,二維碼支付的商家端門檻更低; 普及NFC支付需要打通整個生態鏈,手機廠商、POS機廠商、運營商,需要打通的關節太多,而國企的效率遠遠低于互聯網公司。 截止 2016 年底,使用NFC技術的銀聯云閃付安裝用戶數僅 2000 萬,是微信月活用戶數的2.5%,支付寶月活用戶數的4.4% 第三方調查機構易觀的數據顯示,從整個互聯網支付的交易規模看, 2016 年第二季度銀聯排在第三位,占比15.44%,在支付寶和騰訊的財付通之后 銀聯在國內的壟斷一去不復返,而國外市場,銀聯也遭到支付寶的蠶食,支付寶目前已實現 70 個國家近 10 萬家零售商鋪的覆蓋,并與法國巴黎銀行、英國巴克萊銀行、意大利聯合信貸等展開合作,而2016- 2017 年,支付寶更是動作頻頻 年收入130 億 人民幣,凈利潤20 億 人民幣的 銀聯,在年收入超過1000 億 人民幣,凈利潤超過700 億 人民幣的 阿里巴巴 面前,上演了一場 郭敬明打姚明
結尾 看到這里,你可能會拍手叫好,畢竟英雄打敗了巨龍,而支付寶的母公司 “ 螞蟻金服,也計劃在 2017 年上市,估值 750 億美金,很好,Happy ending。 但你如果經常看歐美電影,你就知道電影不是這么演的。 英雄打敗了巨龍后,英雄會霸占巨龍的財富,然后自己變成巨龍,商業市場追求利潤,而追求利潤的最高境界是壟斷。 嘀嘀打車 和 Uber 合并之后,一家獨大帶來的是打車費用的坐地漲價;Google在撤離中國后,留下的是 百度 的競價排名和莆田系。 且看中國支付行業的未來。 End. 作者:挖數
«
理財“網紅”平臺盤點:魯法克斯、奧羅拉金融、益仁貸、點點蓉網持續升溫
|
麥子金富子公司財神爺爺發布2016年度經營報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