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因為假貨吃上了官司。 據曼谷郵報報道,Elide Fire Ball的授權供應商、泰國制造商Elide Fire Ball Pro指責阿里巴巴出售的AFO牌滅火器為假貨,將其告上法庭。Elide Fire Ball Pro表示冒牌貨傷害了公司聲譽,估計損失近30億泰銖(約合8600萬美元)。 阿里已經不是第一次遭遇假貨風波了,早前中國工商總局(SAIC)就曾發布白皮書,指控阿里巴巴放任假貨橫行、收受賄賂,盡管隨后撤回并否認白皮書存在,仍引發軒然大波。同年《福布斯》封面以“不可阻擋“為題,同時副標題為“他的建立在假貨上的2000億帝國“表達他對阿里售假的不滿。 假貨引發的一系列問題讓阿里頭疼不已。在2015年的雙十一過后,《一天收了912億,看馬云如何吐出574億》、《雙11貓膩:你辛苦搶的那些大牌,竟然被這樣換成假貨》兩篇文章把馬云徹底激怒。阿里巴巴為此向上海市青浦區人民法院和上海市寶山區人民法院分別提起訴訟,起訴今晚報社、福建省益紅大白毫茶葉有限公司,針對其在新媒體刊登不實內容的行為,要求對方停止侵權、賠禮道歉,并分別索賠人民幣1000萬元。 事實上,假貨已經不只是阿里一家面臨的問題,整個電商行業都處在假貨隱患中。聚美優品等知名電商都曾被曝售假,其中國外知名品牌假貨最多。電商平臺似乎越來越不可信,許多消費者表示買網上購物都是碰運氣。 國內互聯網的飛速發展使電商站上了舞臺中央,但是誠信問題卻日漸暴露,假貨的橫行嚴重影響到消費者的網購信心,成為電商行業發展的最大“瓶頸“。這些假貨也對實體業產生了一定的沖擊,真貨無法上架的情況下,實體業又要如何發展呢。 假貨已經成為電商最大的隱患,如何解決這一問題變得十分棘手。
«
去不了 BAT 的你 如何選擇「至少三年不會倒閉」的創業公司?
|
“進擊的巨人”要來了 B站先為“國創”專區名稱吵了一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