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對價值觀表示質疑后,張偉提出了壓倒性的力量之源““情緒。“情緒在左右你的行為。為了給情緒找到理由,你還會調整你的價值觀。“聽張偉親口講出這些話來,真的五味雜陳。 前兩天我去聽了一場論壇,全稱叫“Sense makes scenes 場景體驗論壇暨交大文創學院場景體驗培訓項目發布會“。這個聽起來有點兒性冷淡風的名字仍然吸引我去枯坐了快三個小時。當然我完全是奔著張偉去的。 嘉賓邀請函上對張偉的介紹如下: 年度最佳自媒體、最佳年度綜合內容營銷雙金獎獲得者; 百萬粉絲公眾號新世相創始人; 曾任《中國青年報》冰點周刊記者、《博客天下》雜志執行主編、前《GQ 智族》雜志副主編; 其所運營的公眾號“““新世相“擁有百萬粉絲,推出圖書館計劃、曾創造了“4 小時內逃離北上廣“、“丟書大作戰“、“凌晨四點的北京“、“X 玖少年出道直播“等互動性的、擁有高傳播度的內容營銷事件。 主持人在張偉上臺前向觀眾們賣了個關子。說接下來上場的,是個出色的媒體人,搞過不少“動靜很大“的活動。她指的就是張偉曾經策劃的幾個讓新世相一下子被推到了風口浪尖的活動“““4 小時內逃離北上廣“、“丟書大作戰“等。末了,她開玩笑地說,張偉如今是個大忙人了。“早上發消息,到晚上他才回。我現在連給他訂機票都得拜托他的助理去他的錢包里偷身份證了。“ 2014 年,我在張偉還被稱作“世相君“而不是“新世相君“的時候,關注了他的公眾號。那是一個在后臺寫一句不超過十個字的留言,就可以在兩小時內收到張偉本人的回復的時代。 張偉演講的主題叫《自媒體下線的新玩法》。PPT 上列出的第一句話是:讓情緒回到場景。 “新世相是一個強價值觀的媒體,我自己也常強調價值觀的重要性。“張偉開篇講到,“但慢慢我們就會發現一個事實““價值觀的力量其實沒那么大。“新世相到底在推崇一種什么樣的價值觀?在目前看來,是錯綜復雜,難以把握的。但相對而言,舊世相就明了的多。 2013 年 4 月 15 日,時任《博客天下》雜志執行主編的張偉在他創建的微信公眾號“世相“推送了第 1 篇文章““《奧斯威辛沒有客觀新聞》,文前附有他的點評:“它也許是主觀的,但比一切實錄都更真實,更動人心腸。“由這篇處女推送可以看出“世相“創立的初衷““為新聞寫作提供借鑒。隨后,“世相“經歷了三次風格上的變化,從推薦新聞寫作范文,到推薦好作品,后來轉到“為文藝正名“,最后則是“倡導審美和品位,引領潮流“。到被莫名其妙封號前,張偉給舊世相的定位是“每天一篇有眼光的文章以及精確解讀,兼顧見識和審美,倡導有物質基礎的精神生活“。 新世相的功能介紹是:每天最后一分鐘的人生學校。我們終將改變潮水的方向。前半句可以算是它模糊的自我定位,有扮演“人生導師“的意味(雖然張偉曾在舊世相中叫人們警惕人生導師)。后半句則是舊世相在“為文藝正名“時期提出的 slogan,全句已鮮為人知:我們不懼怕易變的潮水的沖擊,我們終將改變潮水的方向。 在對價值觀的力量表示了質疑之后,張偉在他后面的演講中提出了一種更具有壓倒性優勢的力量之源““情緒。他講道:“你認為不對的事你都在做,因為情緒在左右你的行為。為了給情緒找到合理的理由你還會調整你的價值觀。“張偉給出了一組數字,說其實人在做決定時,20%靠理智,80%靠本能。而在意識到這一點之后,新世相在做的事情就是,“努力地構建情緒場景“。 張偉列出了“可以打破一切價值觀指導“的情緒所具有的三大特點: 1. 天然存在于每個人心中 2. 具有天然的病毒屬性 3. 天然與信息綁定 在解釋第一點時,他舉例馮小剛的電影《唐山大地震》。“我并不是很喜歡這部電影,因為我覺得它蓄意使我哭泣。“張偉說,但是他在意識到這一點的同時還是不能自已地哭了。“因為碰到這種親情的生離死別時人會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它天然存在于每個人心中。“張偉的這一點意識在新世相后來的營銷活動中達到了完美的體現。同樣是擊打人心中關于“親情“二字的柔軟之處,新世相搞了個《為什么中秋節不回家》的活動,同時開啟 10 場直播,直播十對父子/父女對話,有人要和父親談談她大齡未婚的問題,有人決定向父親出柜““直播一個小時后,十對父子/女的直播間在線觀看人數總量超過 436.8 萬。 我不是很懂為什么張偉明明說了不喜歡馮小剛在電影中“蓄意使他哭泣“的行徑,但還是有樣學樣地照做了,甚至把這種親情炮彈打得更響更亮了。當然關于利用情緒的力量,張偉還引用了共青團中央“某位領導“的名言:要想擊敗自己的黑粉,最有效的就是動員某位明星的腦殘粉。這句話是指利用崇拜的情緒。 關于第二點“天然的病毒屬性“,張偉解釋說,情緒性的內容會像病毒一樣傳播,其傳播速度和力度遠勝過觀點性的內容。第三點,張偉說:“當你以為你在分享信息的時候,其實你在分享一種情緒。“ 在對這種讀者情緒的激發上,張偉重提了新世相策劃的幾場營銷活動,包括眾人耳熟能詳的“逃離北上廣“(沖動、逃離),“為什么中秋節不回家“(親情、理解)等等。最后,他還分享了他認為的最能激發讀者情緒的幾種工具:限時、免費(激起欲望最直接最強最有效的工具)、規模性(讓大家情緒瞬間爆發)、鞭子“ 糖果和“如果不“。 作為一個舊世相的老讀者,聽張偉親口講出這些話來,五味雜陳。 張偉自稱是一個沒有營銷學基礎的文藝青年,但這個新世相早已不是那個僅僅靠他一己之力撐起來的,要“為文藝正名“的私人公眾號了。公開資料顯示,北京世相科技文化有限公司于 2015 年 8 月 12 日成立,張偉是其法定代表人。在同年,他啟動新世相之前,這個公司還創立了一個名為“桃花島“的女性消費社區,重點分享日本潮流經驗。根據張偉本人的介紹,這個社區的一端是日本優質用戶,輸出第一手的、最優質的 UGC 內容; 另一端,則是對日系潮流和消費感興趣的中國女孩兒們。 然而最終卻因為政策法規的問題、用戶定位偏差的問題和“媒體人創業想當然“的問題,桃花島項目被叫停。消費社區不靠譜,張偉扭過頭來又拾起了公眾號。 新世相目前是一個三十幾人的團隊,分為內容部、市場部、品牌部、產品部(含圖書館事業部)、技術部及行政財務等其他支持部門,大多數成員來自媒體,部分來自中國頂級雜志團隊。張偉曾表示,新媒體內容團隊分為兩種,“一種是羅輯思維,一種是其他“。而他們想做的,就是成為類似于“羅輯思維“那樣的新媒體。目前,新世相粉絲數量有 100 萬左右,而團隊 30 個員工中只有 3 個人負責內容,而商業化活動還偏多。但張偉也不止一次公開表示,新世相不是一家營銷公司。“操作這類爆款事件的目的有三個:提升品牌、漲粉以及賺錢,其中賺錢是第三個目標。“ 新世相的商業變現主要來自內容上的品牌贊助和產品銷售。在品牌贊助方面,與新世相有過各種合作的包括天娛傳媒、如故、科沃斯機器人等等;在產品銷售方面,團隊僅花了不到一周的時間,便策劃出了“新世相圖書館“,目前每月限量一萬份,流量和流水都趨于穩定。 商業模式是真像邏輯思維啊,但內容形式卻越來越像咪蒙了。情緒化的表達,對病毒式傳播的癡迷、對品牌提升的狂熱、對閱讀量、粉絲量和收入的追逐。新世相未必會像咪蒙一樣寫出《致賤人》、《致 low 逼》和“助理月薪 5 萬“那樣的文案,畢竟品味、文化和有身份一直是張偉的“人設“。但如果你也是一個舊世相的老讀者,你會知道我在說什么。 張偉一直是坦誠的。如我一般從舊世相時期就跟著張偉的用戶,發出了不少的負面之聲,可對他來講,用公司層面的考量去跟用戶解釋,也沒多大意義。況且,情感也從未成為制約這位商人決策的因素。張偉的原話是:“不要說我變了,誰不會變呢。“以及“很多初心是應該被改變的,只要有理由。“ 2016 年 8 月的一個凌晨,張偉在朋友圈發了一句話,“你從與文字搏斗的一生,闖進入了與數字搏斗的后半生“。現在他每天都在惦記的數字是,用戶數、閱讀數、估值、現金流量、持股比例、期權池““他曾在此前的一次受訪中做過一次對寫文字內容「戰略性放棄」的表態,事后想想又覺不妥,想再澄清回來。可實際上,他在未來幾年將逐步遠離文章寫作基本是個可預計的事實。 2014 年,還在與文字搏斗的張偉,宣稱世相的所有文章都來自于他過去的閱讀和身邊為數不多的幾個朋友的推薦,并在每天的推送前附上一個“誰說不好都不肯放棄“的、親手寫下的 saying。2015 年 6 月 2 日,被莫名其妙地封號,他丟掉了 50 萬的粉絲,感到“傷感、遺憾、偶爾憤怒“。2015 年 10 月 10 日,他做了一張二維碼圖片,附上一句「世相回歸」的注釋,發到了新榜微信群里,在朋友轉發助推下,幾小時內獲得兩萬多個粉絲。截至 13 日凌晨,粉絲逼近二十萬。 面對老讀者的指責和失望情緒,張偉說,“(用戶)應該會體諒““可也不能這么要求他們。我對所有用戶的情感都很深。但情感是一回事,選擇是另一回事嘛。“ 在這篇關于營銷的演講的結尾,張偉沒有用他那個著名的 slogan,而是說“別著急改變潮水,先看看月亮“。這里的月亮,代指人情緒化的所在。slogan 改得這么自如,不知道還有多少老讀者可以跟他一起再繼續把這個月亮看下去。而目前看來,張偉越來越不像他過去對文藝青年們所號召的那樣了“““不要做潮水,要做河床“““而他本人卻已經成為了潮水里最洶涌澎湃的一股了。
«
在硬件產品上炒剩飯 谷歌開了一場毫無創意的發布會
|
BAT也拒絕不了“頭條化”的背后 依舊是對流量的饑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