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 查道坤 每經編輯 張海妮 去年5月31日,安徽P2P平臺徽融通出現資金鏈斷裂。對此,《每日經濟新聞》此前刊發了多篇報道。去年6月6日,該事件引發的相關案件被合肥警方立案,近日該案件有了最新的進展。 據安徽省內重點新聞網站中安在線報道稱,作為徽融通的實際控制人,同時也是龍舒酒業負責人的周勤得因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近22億元已被提起公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亦從合肥警方確認了上述消息。 值得注意的是,案發前,該平臺還有2億元未兌付,為了兌付投資者的本金,周勤得提出了以酒水抵償本金的方案,不過方案遭到投資者的反對。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投資者代表處最新了解到的消息,有部分投資者接受了酒水抵償本金的方案,而一些不愿接受方案投資者的本金何時能追回,仍是一個待解難題。
案發前有2億元未兌付 公開資料顯示,徽融通為安徽天貸網絡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旗下P2P網絡平臺,也是安徽省首家P2P網絡借貸模式運營機構。 去年徽融通公司官網稱“徽融通為有資金需求和理財需求的個人搭建了一個公平、透明、穩定、高效的網絡互動平臺。用戶可以在徽融通上獲得信用評級、發布借款請求滿足個人的資金需要;也可以把自己的閑余資金通過徽融通出借給信用良好有資金需求的個人,在獲得良好的資金回報率的同時幫助了他人“。 此外,其官網還顯示,徽融通平臺在2013年2月上線,在2013年5月獲得品牌贏在中國““中國最具競爭力品牌企業稱號,由此獲得眾多投資者的關注。 除了上述種種光環外,高收益是吸引投資者將大筆資金投入其中的重要原因。據徽融通當時的官網顯示,根據借款時間長短不同,預期收益率分為四個等級,分別是15.6%、16.8%、17.8%和18.8%。如某塑模公司借款金額為70萬元,預期收益率為18.8%。 不過,去年5月31日,徽融通被曝出投資者無法提取本金,平臺資金鏈斷裂。《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調查后了解到,徽融通公布的吸收存款的項目被指造假。此后,徽融通實際控制人周勤得也承認基本上平臺上的標的都是虛假的,而大部分融來的錢都被他用于公司的運營。 隨后,在去年6月6日,合肥市公安局蜀山分局的立案告知書顯示:“安徽天貸金融咨詢服務有限公司(徽融通實控公司)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一案(合蜀(經)受案字(20165090號),我局經審查認為擬立為刑事案件,決定對此立案。“ 去年6月15日,合肥警方對外通報稱,徽融通以高息為誘餌,宣傳其為正規P2P網貸公司在社會上進行非法融資。目前,主要犯罪嫌疑人因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已被警方刑事拘留。 根據官方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案發,3年時間,安徽天貸金融咨詢服務有限公司共循環吸收資金24億元,涉及注冊用戶近12萬人,約有2.8億元無法兌付。 時隔10個月后,該案件有了最新進展。中安在線報道稱,作為徽融通的實際控制人,同時也是龍舒酒業負責人的周勤得因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近22億元已被提起公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也從合肥警方處確認了該消息。 此外,中安在線報道還稱,徽融通平臺目前登記的投資者接近5000人,截至事發前,有近2億元未兌付。
部分投資者接受酒水兌付 當前,問題的關鍵是投資者的本金如何兌付?面對如何兌付投資者的本金,周勤得在被抓獲后,警方也對他名下的資產進行過核查,其名下幾無資產,這近2億元他無能力償還。 為了兌付投資者的本金,徽融通也給出過解決方案。去年6月初,徽融通發布《承諾公告》,稱公司給投資者提供了兩個解決方案:一是現金分期兌付加酒水和股權兌付,現金分期兌付是先兌付70%本金,兌付時間為12個月,其中6月5日、15日和30日分別返還投資人現金分期兌付額的4%,以后每個月15日和30日分別返還現金分期兌付額的4%,直至2017年5月31日前還清現金兌付額。余下的30%本金,則通過酒水和股權兌付,具體是投資者30%的本金可選擇兌換龍舒酒業全系列酒水和股權,酒水可以立即兌付。在投資者賬戶70%的本金兌付完畢后,龍舒酒業將在一年內按比例進行股權回購;二是投資者本金全部通過酒水兌付。 兩個方案,投資者可以任選其一。 不過,30%本金以酒水兌付,遭到部分投資者強烈反對,但也有部分投資者認為,在當時的狀況下,也可以接受公司的方案。然而,就在投資者期待2016年6月5日可以獲得4%本金兌付時,龍舒酒業卻并未兌現承諾““6月5日全天投資者都不能提現。 隨后,在去年6月6日,徽融通在其官網發布公告稱,目前無法兌現《承諾公告》中相關承諾,為將投資者的損失降到最低,公司決定以龍舒酒業酒水進行兌付。這也就意味著,此前承諾的70%本金以現金兌付的方案被徽融通推翻。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多位投資者處了解到,經過長時間的等待,一部分投資者已經接受了酒水兌付的方案,不過還有很大一部分投資者并不愿意接受該方案。“案發后,一些投資金額不多的投資者覺得本金恐無法拿回,所以無奈地接受了酒水兌付的方案,酒水的價格也被拉到了很高。“投資者袁先生表示。 此外,袁先生還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說,“一些投資金額高達上百萬元,甚至幾百萬元的投資者,并未接受酒水兌付,還在等待最后的解決方案,但是從目前情況來看,投資者想要拿回現金恐怕難以實現,不排除,最終可能會被迫接受酒水兌付的方案。“
«
大搜車獲1.8億美元D輪融資 打造創新汽車交易服務平臺
|
樂視控股CFO吳輝離職 系“易到14億貸款案”操盤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