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昨天起,雷軍的頭上恐怕又要多出一個“銀行家“的新光環,而這一切都跟一個字兒“““錢“,有關。 將互聯網金融定為2017年五大核心戰略的小米,4月11日推出了一個史上最大規模的,面向廣大用戶的小額貸款服務“小米貸款“APP,此前小米還和新希望一起開了一家互聯網銀行,宣稱0門檻、0抵押的金融神器,這意味著,每個普通人都能跟小米借錢啦。小米方面稱,目前放貸已近百億。 不僅門檻低,小米也顛覆了操作環節,堪稱“傻瓜式“貸款。小米貸款的流程非常簡單和快捷,只要跟著APP的提示,“認證-申請-放貸“三步就可完成借款,每筆貸款的最低額度是100元,而且與支付寶的芝麻信用分類似,小米也會根據用戶的信用層級來區分貸款額度,利息按日計算。 這次不算轉型的轉型,對于小米和野心勃勃的雷軍來說,意味著什么呢?
五條腿走路 如今的小米,可謂用五條腿兒走路。今年年初雷軍制定了“黑科技、新零售、國際化、人工智能、互聯網金融“五大核心戰略, 為小米2017年的業務畫了重點,這樣一看,小米早已不再是當初那個專做智能硬件和電子產品的小米了。 一直以來,小米的重心都是在智能手機上,可以說是智能手機性價比的顛覆者。所有中國人只要愿意,就能隨便花一千元買一臺全觸屏智能手機,分分鐘走上科技前沿,有數據顯示,光是在2015年,小米手機的出貨量就為6490萬部,穩坐中國手機市場一哥交椅。 而且小米還培養了一大批忠實的用戶,他們構成了小米硬件和電子產品的消費者大軍。
風光不再 但是現在千元機市場已顯疲態,華為、vivo、中興異軍突起,智能手機正朝著屏幕更大、性能更強的方向發展,消費者們有了更多選擇。2016年小米手機出貨量大幅度萎縮,同比下降了36%,徹底跌出全球市場前五的位置。 為了提高銷量小米也一直在努力,今年4月6日小米再次啟動“米粉節“,多款手機和電子產品參與低價促銷,當天晚上19點41分,總支付額已超過5億元。但是這一數字對小米來說還遠未達標,因為早在2015年的米粉節上,首日銷售額就達到了20億元。面的數據,小米無法自欺欺人,業績正在持續下滑已是不爭的事實。 那么在這樣的瓶頸面前,小米靠什么來支撐未來的發展?答案是,利潤非常可觀的金融業務。
往錢多的地方去 小米這個曾經以硬件為主業的黑馬,能有機會跟騰訊的微眾銀行、阿里的網商銀行未來在金融領域廝殺抗衡嗎?我們一起來看看目前雷軍手里有幾張牌。 2016年12月,小米與新希望集團合作,推出了中國國內的第三家互聯網銀行“四川新網銀行“,這是中西部首家互聯網銀行,專門為消費者和小微企業提供定制化的金融服務,雖然這是一次與騰訊阿里的正面較量,但是三足鼎立的格局之下小米還是有足夠多的發展空間,中西部的互聯網金融服務機會將撐起小米的一片天地。 新網銀行的注冊資本為30億元,其中小米控股29.5%,在未來小米通過新網銀行會有一筆相當可觀的收入,這塊銀行牌照的含金量不可謂不高。 當然小米的手中的金融產品還不止這些, 很早以前雷軍就開始在金融領域布局,2014年小米拿到移動支付牌照,后來就做起了Mi pay,這有點類似于Apple pay,是小米跟中國銀行聯合推出的第三方支付功能,與銀行間的合作已經打通。此外,小米還投資過P2P貸款的積木盒子、推出過“小米活期寶“等等。
家底深厚是優勢 對騰訊和阿里這樣的巨頭來說,從來不用擔心用戶少的問題,而做互聯網金融同樣需要用戶。騰訊依靠QQ和微信聚集了大量用戶,阿里的淘寶幾乎囊括了全中國的消費人口,京東也依靠自己的優質平臺吸引了一批回購率超高的忠實用戶,當這些用戶平滑轉移過來,就是金融業務的用戶金礦。而小米在這方面同樣具有優勢。 事實上很多人依舊是小米的鐵桿粉絲,要不然也就不會有“米粉“這個詞了,依靠早年千元機積累下來的龐大用戶,小米完全可以依靠情懷讓大家再次為金融業務買單。如今,低價高配、外形具有設計感的小米依舊吸引著人們的持續關注,這也決定了小米的用戶質量并不比巨頭們差,甚至小米可以通過手機預裝“小米貸款“app等金融服務,毫不費力地帶來用戶。 我們知道,這次的“小米貸款“app是從小米金融app內拆分出來的,這樣做的最大好處,就是非小米手機的人群也可以在應用市場下載和使用小米貸款了,這也將為小米的金融業務帶來更多的機會。
«
做技術活的百家號如何成為自媒體在百度平臺的代言人
|
每日話題:美團拿下第三方支付牌照以后再也不怕被舉報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