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央視做過一個有趣的調查,隨機采訪路人“你幸福嗎“,那大概是對幸福度最早的普查。如今對幸福的追問已經變成百姓關心的國民問題。高通盛融關注老百姓對幸福的追求,通過深耕大健康及旅游、文化、體育等產業,以人民的名義制造“幸?!埃屝腋.a業如花綻放。 幾年前,央視做過一個很有趣的街頭調查““隨機采訪路人問對方“你幸福嗎“,回答各式各樣、豐富多彩,那大概是對國人幸福度最早的“普查“之一了。如今,中國人對于幸福的追問,已經變成了每個老百姓都會關注的“國民問題“。 那么,幸福是什么?你能想到最幸福的事是什么?是健康快樂,老有所養?是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當幸福從一個簡單純粹的精神概念上升為我國未來將會重點發展的新興產業,當個人心愿和家國情懷升華到產業化的發展趨勢,人們的期盼將會更加濃烈,愈發等待幸福來敲門。 高通盛融集團從關注城市發展到關注生活在城市中的人的需求,始終踐行著以人為本的發展觀。通過深耕大健康以及與特色小鎮相關的旅游、文化、體育、老年康養等核心幸福產業,高通盛融持續探索普通百姓對幸福的追求,以人民的名義制造“幸?!埃诖龠M新型城鎮化發展的同時,更注重從源頭提升生活在城市的人們的幸福感,讓幸福產業如花綻放。 制造“幸福“:以人民之需 以產業之名 如何才能讓更多的人提升自己的幸福感?發展幸福產業,或將是“制造幸?!暗慕輳?。 在全面小康的語境下,“制造幸福“成為現代中國必須面對的發展課題??梢赃@樣說,老百姓對幸福的追求,便是最大的需求潛力。面對不斷發展的社會,面對經濟的新常態,到底發展什么樣的產業才能使老百姓幸福感更強,得到的實惠最多?在此背景下,幸福產業應運而生,恰逢其時,這不是偶然,是社會發展的必然選擇。 據麥肯錫報告預測,截至2020年我國年均可支配收入水平位于16000美元到34000美元的家庭占比將達到51%。收入增長必然伴隨消費升級,與之相適應,公共服務需求也開始由生存型向發展型轉變。在達沃斯論壇這一重要的高規格國際性會議上,李克強總理提出并強調,在當前的中國,服務業成為第一大產業的優勢在不斷顯現,而旅游、文化、體育、健康、養老這五大幸福產業的快速發展,既拉動了消費增長,也促進了消費升級。這些產業,成了為中國公眾“制造幸福“的絕對主力。 旅游、文化、體育、健康、養老,雖然各具不同的“幸福點“,但都與我們的生活緊密相連,對于我們而言同等重要。 從細分領域來看,“2016中國幸福小康指數“顯示,62.6%的受訪者表示旅游已經是生活中的必需消費品,90.8%受訪者在旅游中體驗到了幸福的感覺,旅游業已成幸福的“剛需“。2016年,中國國內旅游達到44.4億人次,出境旅游1.22億人次,旅游消費總計達到4.66萬億元,中國旅游產業對GDP綜合貢獻達到11%。預計到2020年國內旅游人次將達到62億人次,旅游+的商業模式投資及假日經濟效應將更加顯現。 如果提到幸福的關鍵詞,幾乎每一個人都會覺得,它的基礎是“健康“。在大健康方面,開始從治病向保健、健康服務延伸,網絡醫生、遠程服務、家庭監護等全新健康服務方式將徹底改變傳統的健康服務形式,到2020年健康服務業總規模將達到8萬億元以上。 文化、體育也成為拉動消費、促進就業的主力軍。文化方面,文化信息消費和文化娛樂升級成為重要方向,2016年前三季度互聯網+文化信息服務業營業收入增長30.8%,文化休閑娛樂服務業增長20.1%,顯現出巨大潛力。體育方面,開始從實物型消費向參與型和觀賞型消費拓展,根據國家體育產業“十三五“規劃,到2020年體育產業將達到3萬億元。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程度的不斷加深,養老產業更是要做強、做精、做好?,F在,養老與智能、文化、金融、地產、度假等多領域的深度融合越來越明顯,同時還出現了組團養老、民宿養老等新模式。 打破障礙:讓幸福產業投資成新動能 伴隨著居民消費的持續升級,公共服務相關產業增長潛力開始不斷顯現,為服務經濟增長點和消費增長點打開了一片新空間?!靶腋.a業“成為適應和引領經濟新常態、培育經濟增長新動能的重要支撐。 特別是近年來,伴隨著我國居民消費習慣與消費層次的變遷、公共事業改革、投融資體制改革的深化、PPP模式的應用以及互聯網等新興技術的滲透,公共服務多元化的供給動力得到了有效激活。在新形勢下,市場機制、市場力量作為和發揮的空間得到了空前的拓展,幸福產業開啟了一片公共服務產業領域新的“藍?!?,如何更好地激活幸福產業的新動能也成為改革的關鍵點和著力點。 當前,在幸福產業領域,一些公辦機構開始走向市場,社會組織開始發展壯大;另一方面,投融資體制改革不斷深化,這些產業服務領域不斷擴大向民辦機構、社會組織和社會型企業的開放,出現了“公建民營“、“民辦公助“、“民建民營“等多種政企合作方式。國家出臺了養老、健康、文化創意、體育、旅游等多個促進服務業發展和來擴大消費的政策文件,民間投資的積極性不斷提高,相關領域的服務能力不斷提升。國家提出“在醫療衛生、養老、教育、科技、文化、體育、旅游等公共服務領域深化PPP改革工作,打破民營企業投資面臨的“玻璃門“、“旋轉門“問題,鼓勵民辦機構參與公共服務供給“,可以預見,未來PPP模式也將更廣泛地應用到公共服務之中。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教育、衛生和社會工作、文化體育和娛樂業等三大類民間投資增速分別達到13.7%、19.9%、4.1%,均高于同期全社會民間投資3.2%的增速。進入2017年,最新數據顯示,1至2月份,我國民間投資增長6.7%,比去年全年加快3.5個百分點。 剛剛過去的3月,國務院印發《關于進一步激發社會領域投資活力的意見》,更是堅持滿足多層次多樣化民生需求和培育經濟新動能的發展方向,從社會領域面臨的突出問題入手,著力增加幸福產業等社會領域產品和服務的供給,著力于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和幸福感,對于促進投資穩定增長、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實現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高通盛融:探索幸福產業升級密碼 從關注城市發展到關注生活在城市中的人的需求,高通盛融集團始終踐行著以人為本的發展觀。在促進新型城鎮化發展的同時,高通盛融更注重從源頭提升生活在城市的人們的幸福感,珍視在幸福產業領域獲得的每一次發展與進步,探尋城市幸福生活的各種可能性。 通過探索普通百姓對幸福的追求,高通盛融非??春眯腋.a業發展,持續深耕大健康以及與特色小鎮相關的旅游、文化、體育、老年康養等核心產業,以人民的名義制造“幸?!啊8咄ㄊ⑷诩瘓F管理層表示,幸福產業指向人的精神文化層面,其意義在于累積幸福感受,提升居民幸福感,其發展速度和產業規模,足以令我們對其充滿信心。所以,高通盛融在布局大健康產業的同時,還立足特色小鎮的規劃建設,將小鎮的旅游元素、文化元素、足球體育產業元素及老年康養等幸福產業發展有機地結合,以求最大程度地滿足人們追求更高層次的精神享受和服務體驗。 幸福產業的發展,老百姓最有發言權。在不遠的未來,相信世人能更直觀地看到和感受,各具靈魂和活力的高通盛融特色小鎮風貌,以及高通盛融在大健康、旅游、文化、體育、康養等領域的進步。 幸福產業投資正當時。我們正在擁抱著新的產業革命,這異軍突起的新動能必將撐起未來中國經濟的新天地。而人永遠是這故事的主角,高通盛融集團希望通過一群人的力量,打造人人受益的“幸福產業“,用醫療健康保障你的身體,用體育運動續寫你的夢想,用教育知識壯大你的思想,用文化藝術滋養你的靈魂,與更多的人們相守相伴,共建更加幸福的人生。
«
“新零售”下 線下門店何去何從?
|
微信2016全年拉動社會消費4475億元 同比增長37.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