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黃浦區通過其官方微信公布了共享單車投、騎、停禁限區域。昨天,記者前往多個禁限區域發現,即便早已設立了非機動車禁行標志,但是依然有不少市民騎車在路上穿行。 上述禁令從4月12日起正式實施,黃浦區相關工作人員表示,此次禁令涉及的部分區域原本就是禁止非機動車通行的路段,只是新增了一條“禁投“的要求。如今共享單車用戶不斷增加,設立禁令的主要目的就是希望對單車起到良好的管理作用,讓單車亂停亂放的現象有所緩解。
“三禁“路段違規現象多 淮海中路(西藏南路-陜西南路)是黃浦區公布的共享單車禁投、禁騎、禁停路段之一,昨天上午,記者沿著淮海中路步行發現,道路兩邊各式單車凌亂地停在一起,作為上海市最繁華的商業街之一,即便是工作日,淮海中路的人流量依然很大,不少市民在走出地鐵站后,都會選擇騎單車去往目的地,一來二去,停放在淮海中路上的單車數量便不在少數。而根據黃浦區出臺的規定,這些共享單車投放、停放在此屬于違規。 此外,記者在淮海中路某路段發現,該路段并未設置非機動車道,但是依然有不少市民騎著單車與私家車擦身而過。“這里可以騎車嗎?“記者詢問一名騎著單車的市民,“可以騎吧,大家都在騎。“當被問起是否知道淮海中路已成為“三禁“路段時,該市民茫然搖搖頭,“在這上面騎應該沒問題吧。“說罷她指指一旁的人行道。
“禁騎“標識淪為擺設 據悉,此次黃浦區公布的禁令中涉及的部分路段原本就禁止非機動車行駛,為了加強對共享單車的管理,黃浦區便增設了“禁投“這一要求。 作為禁投、禁騎路段之一,在陸家浜路不少十字路口都能看到禁止非機動車通行的標識。昨天14時左右,記者來到南車站路、陸家浜路路口,一名輔警正在路口拐角處疏導交通,不多久,一名騎共享單車的女士一個大轉彎便拐進禁騎路段,正當她想要繼續朝前時,輔警指指路口的禁止非機動車通行的標識,該女士無奈下車準備離開。令人意外的是,當輔警剛轉身,該女士便將單車推上人行道,繼續朝前騎行。 記者在現場發現,騎著單車借用人行道穿過禁騎路段的市民不在少數,該輔警表示,按照規定,有禁騎標識的路口,不管是機動車道還是人行道都不允許騎非機動車過去,“但是騎車的人太多了,我們根本管不過來。“
先由單車企業自行清理 此前,黃浦區因為“5000多輛單車被扣制造局路停車場“一事而引起多方關注,黃浦區單車投放密集,但是道路資源緊缺,如今共享單車用戶不斷增加,而亂騎、亂停等違規現象日益嚴重。黃浦區相關工作人員表示,隨著春季旅游高峰及“五一“小長假即將來臨,黃浦區將面臨客流高峰和共享單車車流高峰,城區安全運行會面臨更大壓力。因此,希望通過此次公布的禁令,與單車企業一起,進一步規范共享單車發展中的管理問題。 據悉,該禁令從4月12日起正式施行,4月19日前由單車企業自行清理,對道路上臟亂、損壞、存在安全隱患的單車(包括廢棄社會非機動車),禁投、禁騎、禁停區域的非機動車(包括共享單車),以及停放在小區內的共享單車和僵尸非機動車進行專項集中治理。 黃浦區相關工作人員表示,一旦企業不能及時清理,那就將會由政府部門代為清理,由此引發的相關費用將由單車企業承擔,參照相關規定,在單車公司自行清理期間,如果由政府部門代為清理的單車,將收取每輛20元的費用。 加強共享單車有序管理 摩拜、ofo、小鳴3家單車企業昨日表示,今后將在政府部門的指導下,做好共享單車的精細化管理,為廣大市民提供安全、便捷、規范和文明的共享單車服務,接受社會各界和廣大市民的監督,并且進一步加強政府、共享單車企業、非機動車管理企業的多方協作。 摩拜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將會配合政府做好積極調度。ofo 也表示,將利用電子圍欄技術,去判斷用戶是否有亂停亂放行為。 黃浦區市政管理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周嵐表示,以目前的情況來看,“禁投“可以通過與單車企業合作進行落實,“禁停“可以讓市民根據白線來判斷,該區域是否可以停車,而在“禁騎“問題上,則會與警方合作,“當場抓到就當場處罰。“不過周嵐也強調,處罰不是禁令頒布的本意,更多的是希望加強對共享單車的有序管理。 【業內觀點】
約束單車企業盲目投放運力 有業內人士指出,此次黃浦區公布共享單車投、騎、停禁限區域是一次很好的嘗試,“它并不單單是共享單車運營企業獨自的事,也不是這些企業憑一己之力就能夠完全解決的。有了政府相應的公共政策、規劃引導與管理舉措,至少從政策上約束了共享單車企業的運力投放的盲目性。“ 同濟大學法學教授劉春彥認為,黃浦區的單車投放比較密集,這次公布的禁令需要更好措施去落實。因為在“禁投“的問題上,單車企業可以選擇不在黃浦區投放,但是“禁騎“和“禁停“就很難真正實行。即使單車投放到其他相鄰區域,完全有可能被用戶騎到黃浦區的禁限區域。而且政府部門很難做到24小時監控,不可能杜絕單車騎入、停在政府劃定的禁區。共享單車也無法實現像汽車一樣的牌照管理,通過監控錄像事后進行處罰。 劉春彥表示,一旦政府部門要禁止共享單車在禁限區域騎行和停放,就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去管理。而對消費者而言,共享單車并不是個人所有的車子,一旦遇到監管者很可能棄車而逃。另外,一旦違反禁騎、禁停的規定,處罰對象究竟應該是單車企業還是用戶也是一個問題。 劉春彥表示,按照目前的市場情況分析,政府更應當去扮演一個引導的角色,共享單車究竟應該投放多少,應當由市場競爭去判斷。政府應該做好規劃,提供更多的地方供共享單車停放,提供更多的道路供共享單車使用,實現上海市政府規劃的慢通行。
既要設置約束,也要給與支持 大量的單車需求遇上有限的區域承載力,政府究竟應該如何管理,才能最大化地發揮共享單車的優點? 對此,復旦大學數字與移動治理實驗室主任鄭磊表示,按照目前的路權規劃,不能對共享單車一味地停留在限制和禁止,反過來也要考慮騎行和停放的空間是不是也太小了。要跟進相應的疏導和鼓勵措施,“市中心人流密集區域,公共交通優先,同時打造更多的慢行空間也許會更加適合。“ “有關職能部門在公布共享單車禁限區域的同時,是不是也能考慮規劃一些行人、非機動車的“專屬“道路,給市民更好的步行和騎行空間。“鄭磊建議,例如市區的一些弄堂小路,本來道路就比較狹窄,是否能在這些道路對機動車輛也進行禁、限措施,通過合理的設計,讓這些小路形成一個連續的騎行(慢行)閉環系統,“這樣步行、騎行會更加安全,體驗也更加好。“ 鄭磊介紹,綠色出行是趨勢所在,它不僅解決了城市最后一公里的出行難題,還更加環保并緩解交通壓力。“所以,對于共享單車應該疏堵結合,既要設置約束和障礙,也要鼓勵和支持它們享有更好地路權。“ 鄭磊表示,目前共享單車企業都還處于推廣期,短時間內,為了搶占市場份額而不計成本,相對不理性。但也不要因為短時間看到的一些負面現象,就一味扼殺,“不妨讓子彈飛一會兒。這樣趨勢不會長久,到了一定時候,企業的商業理性會逐漸回歸,什么地方用車更多,在什么地方投放效率會更高,企業自然會考慮。“
«
海底撈首次公開“極致服務密碼”:貌似特別簡單的5小條
|
日本企業史上最大污點:東芝屈辱賣身沒法直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