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金三銀四,如今正是找工作的好時期,即將從校園畢業的朋友,或者有一定工作經驗、但對事業有全新規劃的朋友,可趁著這段時間,多投簡歷、多去面試。不過,如今各類招聘騙局頻發,三益寶理財專家建議,經驗不足的求職者,一定要對以下幾類招聘“陷阱“有所提防: 1. 要入職先交費 隨著時代的發展,以前入職收取的不合理交費名目,如押金等,現在已轉變為更高級的、也更讓人難以察覺的收費項目,比如“體檢費“或“培訓費“等。 筆者曾看到這樣一則新聞,稱企業與培訓機構合謀,通過對求職者連環設套來不當得利。比如,企業發布了較低門檻較高待遇的招聘崗位,吸引來大量面試者,然后告訴求職者被錄取了,但需進行工作能力的提升,要求參加一家培訓機構開設的為期3個月的“集訓“,并承諾集訓后安排崗位。但當求職者交完高達萬元的集訓費后,最終得到的工作卻并非原先看好的那一個。所以,對于找工作過程中的一切收費行為,大家都需留個心眼。 2. 虛實工資陷阱 對于招聘網站上顯示的薪資水平,求職者一定要問清楚都包含哪些部分。據三益寶理財小助手了解,有的公司會把所有的福利補貼都列入在內,比如績效、全勤、餐補、交通補助等,當除去這些,基本工資就沒有優勢了。還有一部分公司,招聘時承諾的薪資其實包括兩部分,一部分是無責任底薪,通常很低,另一部分是責任底薪,通常很高,但需要達成一定的銷售額或業務標準,而這個銷售額或業務標準設定的很高,很難有人完成。 3. 試用期貓膩 通常在應聘成功后,轉正之前,員工需要先度過幾個月的試用期。試用本無可厚非,但有少量公司打著“試用期發放的工資較低“的主意,不斷用新員工替代即將轉正的員工以達到降低用人成本的目的。 4. 免費勞動力陷阱 比如你面試中做的題,實則為公司最近接手的項目,不知不覺中,你的答案就為該司制作方案提供了創意,實際上這算是剽竊勞動成果的一種表現。 三益寶理財專家提醒,求職者在參加面試前一定要對自己投簡歷的公司或企業進行一次簡單的調查,包括該企業的工商注冊情況、企業信用情況等。盡量找正規的,崗位貼合自己興趣和專業的工作。
«
騰訊回應原創文章被搶發機制:防止公開信息被標原創
|
豌豆莢被訴侵犯著作權:因未經許可傳播韓寒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