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1-10-31 分類: 電商動態
在智能手機業務躋身TOC消費市場前三名之后,華為正試圖將公共云打造成tob企業市場的新引擎?!霸品諏⒊蔀槲磥順I務的基礎設施。面向未來,華為將堅定不移地構建一個開放、可靠的公共云平臺?!比A為副董事長兼輪值首席執行官徐志軍在4月11日第14屆華為分析師大會上表示,華為的目標是成為智能社會的推動者和推動者。實現這一目標的三個戰略是建立多重連接、擴大管道和實現行業數字化。云服務是華為戰略核心的核心,將成為企業級業務的統一平臺。公共云It已經成為一個充滿巨人的市場,其中包括亞馬遜AWS、微軟azure、谷歌和國外IBM、bat和中國三大電信運營商。然而,華為cloudbu總裁兼IT產品線總裁鄭業來明確表示,“華為過去參與的哪個行業沒有競爭力?”這意味著華為的公共云已經做好了戰斗的準備。2011年,華為將其業務領域劃分為三大背景業務:運營商業務、企業業務和消費者業務。在過去幾年中,消費業務一直是“運行最快的”。然而,2016年,47.3%的企業業務同比增長超過43.6%的消費業務,成為最快的“馬車”。隨著華為公共云的旗幟高舉,收入規模最小的企業業務很可能與消費業務攜手并進,成為真正的“三駕馬車”“推動華為繼續與運營商業務和消費者業務一起快速發展。堅持“兩條腿走路”自華為企業業務BG獨立運營以來,主要提供企業網絡、企業無線、統一通信與合作服務,特別是2015年提出“產品與服務雙驅動”長期以來,人們一直期待華為將高舉公共云的旗幟。業界,尤其是現有的云計算巨頭,更關心華為進入公共云市場的道路。對此,徐志軍明確表示,,“華為的公有云戰略是先擁有自己的公有云平臺,再與全球電信運營商合作共建公有云,與電信運營商和業務合作伙伴攜手打造生態,實現產業云。這是華為的cloudfamily戰略,也是華為與其他公司不同的公有云發展路徑?!氨娝苤?,華為早已超越愛立信、諾基亞等老對手,成為全球電信設備市場的“領導者””因此,與亞馬遜、微軟、谷歌、IBM、bat等公共云巨頭相比,華為在開發公共云方面的最大優勢是全球電信運營商的資源。此外,在舉起公共云的旗幟之前,華為曾與中國電信合作在中國推出天一云,并與歐洲的德國電信、法國電信、西班牙電信等大型運營商合作開展公共云合作。未來,我們將堅持自主經營、合作共建“雙腿”“華為的公共云必將充分利用運營商的資源。對于自營公共云服務,華為表示將堅持開放原則,拓展華為公共云生態。鄭業來認為,華為的公共云服務在三個方面具有優勢:一是堅持開放架構,用openstack開放云架構,使企業用戶不受服務提供商的約束;二是為具有20多年企業服務經驗的企業提供安全、可靠、穩定的云服務。三是華為在全球擁有12000個合作伙伴,可以參與華為公共云的開放商業生態系統,最終實現各方共贏。徐志軍在3月9日首次公開提及華為將進入公有云市場并成立cloudbu據了解,3月9日晚,鄭業來被任命為華為cloudbu總裁。鄭業來也是華為IT產品線的總裁。在華為的架構中,有三個BG:運營商業務、企業業務和消費者業務,以及多個產品線或bu(業務單元)。鄭業來表示,主要任務是使華為cloudbu盡快“順利運行”“值得注意的是,據相關媒體報道,華為創始人任正非在過去74天里拜訪了6位省委書記。大多數最終合同是云計算、大數據、智能城市和其他相關項目。因此,華為在建立cloudbu的同時已經在市場上采取了行動。此外,鄭業來表示,為了促進公共云業務的快速發展,華為決定在相關部門增加2000人的人力資源投入。作為一個增長引擎,華為為什么現在專注于云服務?首先,因為云計算市場是一個大規模的市場,但它仍處于初級階段。據業內人士透露,目前云計算在it采購中所占比例很小,在美國市場約占12%,在中國市場僅占5%左右。然而,相關市場研究報告顯示,全球云計算市場正在快速增長。到2015年底,全球云計算市場規模約為1750億美元,到2016年底達到2030億美元,預計2019年將達到3120億美元。根據徐志軍和鄭業來的解釋,也就是說,華為應該專注于云計算——數據和物聯網的數字智能社會,因為它的內涵并不落后,所以它必須進入云計算市場。其次,從華為自身收入結構來看,2016年總收入5216億元中,運營商業務占55.7%,消費者業務占34.5%,企業業務占7.8%。如果華為要實現“三駕馬車”的“跟上”,就必須加強和拓展企業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