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通停牌,宣布有重大的調整事宜,大家也都在推測到底是哪些新東家會入主聯通,打造一個新的混合所有制的運營商? 作為一名在通信行業呆了多年的通信人而言,從聽到這個消息開始,可謂五味雜陳。三大運營商的發展目前都到了嚴重的瓶頸期,可謂內憂外患,在外部環境中,技術驅動帶來的變革所產生的邊際效應逐漸遞減;市場客戶飽和,只有互相搶奪客戶重新分配蛋糕的機會;而且還有各種互聯網公司的日新月異而造成的彎道超車的巨大壓力。 而在內部看來,積極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和業務藍海,往往因為體制限制,無法與靈活的互聯網公司和其他民營企業形成競爭優勢;還有近年來不斷浮現的因為激勵機制和分配問題帶來的運營商骨干人才的大量流失等等。正是在這種內憂外患的情況下,聯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才讓這么多運營商人充滿期待,希望這是一劑可以喚醒運營商活力,改變現有困境的猛藥。 混改的藥效首先會發揮在資本和所有制層面,通過引入非國有的社會資本,讓重度依賴投資驅動的運營商行業在未來的發展中獲得更多更好更直接的投資,解決以后網絡升級、優化覆蓋、市場運作等各方面需要的資金,而不僅僅由國家投入,這樣既能夠節省國家投入,同時為民資進入壟斷型行業打開一個口子,在外界看起來還有不錯收益的運營商行業里,形成多方投入多方獲益的良性局面。這或許是包括聯通在內需要快速發展的弱勢運營商需要的支持,為聯通后續5G網絡建設、物聯網發展、社會合作等需要的大量資金提供充足的保障。同時,借鑒互聯網公司的經驗,資本注入后,所產生的巨大能量是不可忽視的,通過資本的補貼,帶給客戶更多優惠和實惠,也可能變相實現了“提速降費“的目標。所以這種混合所有制對于國家、民資、社會、老百姓而言,可能會是一個多贏的局面。但混改后,民營資本所能占的比重到底多重,能不能突破49%的限制,成為混合所有制里面的主導力量?這有待正式方案公布以后才能知曉。我們希望看到在資本和所有制層面更加大膽的突破。 而在資本融合后,難度更大的是業務融合。如果當下不能馬上產生豐厚利潤,那么投資的企業更多關注的就是未來能否與自身業務形成“化學反應“,產生更多創新和融合的可能。從這個角度而言,BA T為代表的互聯網公司自然似乎看起來有更多入主運營商的理由。但其實筆者并非這么認為,運營商的通路資源現在已經不是瓶頸;而原來互聯網公司遠離客戶,所以才需要運營商龐大而優質的客戶資源實現自身業務的規模擴展,同時解決后續帶來的收費、服務等問題。但現在互聯網公司早已通過技術發展實現了O T T,客戶的第一觸點都已經是互聯網公司的各類應用,而運營商則淪為管道工,更何況BAT任何一家的客戶規模早已不輸運營商,很多自身業務的推廣在自己的生態體系內就可以很好地實現,所以BA T大手筆投入運營商而希望攫取更多客戶的理由是不成立的。 筆者認為,BA T入主運營商也許希望把運營商當成自身資源的一部分,通過整合運營商類似ID C、C D N網絡等優勢資源,實現成本降低,同時運營商內部運營而產生的大量數據也可以更好地與互聯網公司的數據進行結合,這些或許是BA T最直接能看到的效益,畢竟互聯網公司對于網絡的依賴性還是很強的。通過與運營商的流量、碼號等優質資源的整合,與BA T自身的一些應用的權益結合產生的新的套餐服務,可能會打造不同的差異化賣點。比如早期聯通與騰訊微信推出的手機卡,具有了微信VIP的眾多權益,成為很多潮人購買這個卡組建更大微信群的一個理由。而未來這種業務融合會比現在跨公司合作的模式進行得更加順暢而徹底。但業務融合會加強運營商的客戶界面還是進一步弱化為徹底的管道,恐怕只有拭目以待,而筆者認為后者是個大概率事件。所以對于運營商而言,是甘泉還是毒藥,恐怕就難講了。而如果混改的民資與運營商業務結合程度不高,只是純粹資本層面的投入,那恐怕這次混改就難以深入業務層面,難以帶給聯通一個全新的變化。 業務融合之后的更大難點,是機制的突破和組織的調整。作為老牌國企,引入民資后到底對于一些機制體制的突破能到什么程度,會有多大可能松綁,可能現在都不好做出判斷。但如果這個層面不能進行重大突破,那么類似聯通這樣的企業的運營管理的根本問題就得不到有效地解決。比如困擾多年的員工激勵問題,混改后,員工能不能全面持股,分享企業發展的紅利?比如工資總額的管理機制能否突破,讓運營商員工的收入水平與互聯網公司有一定的可比性?比如各種需要被淘汰的員工和管理者能否平穩去職?比如新加入的東家是否會大層面派人介入聯通的日常運營管理?這些問題從目前看都沒有提及,但如果沒有全面考慮和有效解決,那么之前提到的業務重構和資本收益的改善就只是空中樓閣,聯通依然還是那個新瓶裝舊酒的聯通。 所以總體而言,這次混改,如果僅僅是資本層面的引入,那么可謂是一劑“止痛藥“,可以緩解盈利的短期困境,用投資換來短期的發展;如果能深入到業務層面的融合和創新,形成新的化學反應,那么可謂是“退燒藥“,能緩解癥狀去除病痛;如果能真正實現體制機制的松綁,帶來企業管理能力的真正提升,帶來員工和管理團隊的新氣象,那才是真正的感冒藥,去除病灶殺滅病毒,根治身體。
«
充電寶:共享光環“附身”也上不了大臺面
|
虎嗅去年凈虧損334萬元 是因為內容不再受歡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