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共享充電寶企業“來電科技“將競爭對手“街電科技“告上法庭,理由是“專利侵權“。一場糾紛,讓共享充電寶和該領域的市場爭奪戰進入人們的視野。據公開數據統計,從3月31日到4月10日,10天時間,5筆融資,超20家機構入局,融資金額逼近3億元。 點評:一夜之間共享經濟火遍大江南北,共享單車、共享汽車、共享充電寶““似乎只要帶上“共享“這兩個字,就不需要解釋,就一定能火起來。乍一看,共享充電寶的邏輯也沒啥毛病:成本比單車低,損耗比單車小,使用場景豐富,政策風險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用來做共享,似乎是一筆好生意。然而,與最后一公里這個實實在在的痛點相比,共享充電更像是個偽需求。現在每家至少有1“2個充電寶,絕大多數手機的續航都足夠撐到下班,能用來為手機充電的固定電源也隨處可見。在外面充電,只是很少一部分人的需求。隨著電池和無線充電技術的發展,甚至連這部分需要也會隨之萎縮。共享充電寶不過是另一場資本的游戲,其背后是焦慮的投資者和迫不及待地要增值的資本。
«
CS又回來了 能否靠經典之作打破中國電競格局?
|
親歷AdPlus2016是怎樣一種體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