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不給錢幾乎沒有自媒體愿意主動寫文章的時代確實是可悲的。 一些企業遇到了大問題,自媒體不敢寫,而報紙、雜志、網站也基本死的差不多了。即使不死,也沒多少記者做采訪,做文章了。 (一) 這兩天爆發了易到創始人周航與樂視對撕事件。 周航說樂視挪用了易到13億,導致易到資金吃緊。而樂視回應稱,周航誹謗,是樂視利用樂視大廈抵押貸款14億,分給易到1億,樂視生態使用13億元。 而且樂視還暗示,“周航不講道義,在易到最危險的時候賈躍亭拿出數十億購買易到70%的股份,并投入數十億做補貼,將易到的訂單量做上去。 現在周航辭職后進入樂視死對頭雷軍的順為資本,便希望搞死易到,亦或是通過施壓降低易到價值,然后低價收購。“ 對于這場誰也搞不清的撕扯,很多媒體保持中立,只是客觀的去搜集資料,盡可能的展示各方信息。而一些自媒體中則立馬出現力挺樂視,罵周航黑心的大量文章。 的確,這個不給錢就沒人寫文章的年代,我們對此見怪不怪了。本來,我真的不愿在這個時候寫這篇文章。但是我就和《人民的名義》里的反貪局長侯亮平,即使明知祁同偉在山水莊園設鴻門宴,也要冒死趕去,這是因為侯亮平迫切的立功之心。 而我寫這篇分析,同樣是因為這是大熱點,作為一名寫了10多年文章的人,不忍錯過新聞熱點的盛宴。 我并不知道周航與樂視之間到底有怎樣的矛盾,也不敢妄加揣測。只是從一名評論人角度談一談我對“易到“當前所處環境的看法。 (二) 首先,網約車之戰或許早就結束了,易到在唱獨角戲。 從滴滴收購快的、Uber中國,再到全國陸續出臺網約車管理規定。首汽約車、神州用車相繼入局,這都意味著網約車之戰已經結束。 滴滴壟斷了網約車市場后,不再搞補貼。首汽約車、神州則主打高端用車,而且背后都有支柱產業。 首汽約車背后是首都汽車公司,無論是資源、資金都不用擔心;而神州的背后則是神州租車,并且業務已經在新三板掛牌。 市場上唯獨易到還在利用充值返現的手段去刺激訂單量,以訂單量作為KPI指標。而且也只有易到背后沒有任何依靠和支柱,孤注一擲做網約車。 這就如同沒有同臺唱戲的人,孓然一身在舞臺上唱獨角戲,真的是非常凄涼的感覺。只有向臺下扔錢,才能迎來觀眾稀稀拉拉的喝彩聲。 (三) 其次,易到對樂視的價值正逐漸萎縮,直至變成負擔。 樂視當時花重金購買易到70%股份的主要原因是希望網約車成為樂視汽車生態的一部分。 簡單講,就是希望易到的車輛運行數據、用戶能幫助樂視汽車打造無人駕駛,以及成為樂視汽車的購買者。 然而樂視汽車現在基本處于停滯狀態。2016年10月,F911發布后的一個月便被爆出停產。緊接著合伙人丁磊離職。再接著又被爆出處于美國加州圣克拉拉的LECO生態城正在出售。 而且樂視還放棄了曾計劃參加的上海春季車展,據稱也是為了節約資金。 而在融創孫宏斌入股樂視150億元后,樂視資金鏈的問題仍未得到解決。一直在進行戰略收縮的樂視,也放棄了此前20億元收購美國電視公司Vizio的計劃。 而智能汽車的研發更是燒錢的業務,特斯拉自2003年創辦公司至今仍未取得盈利。當樂視資金全面捉襟見肘的時候,汽車項目被砍掉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保命總比做夢更重要。 而當樂視汽車基本癱瘓的時候,樂視汽車生態就難以成立,那么這個只燒錢不賺錢的易到用車業務還有存在的必要么? 當滴滴壟斷網約車,首汽和神州獨辟蹊徑的時候,從競爭角度看易到沒有存在的必要性,而從樂視當前企業經營狀況看,易到也同樣沒有存在的必要性。 所以周航與樂視關于易到的撕B大戰,僅是易到面臨困難的一個縮影。而最終易到用車的結果很可能是超低價賣掉或者是轟然倒閉。
«
互金理財融入百姓生活 三益寶網貸安全穩健
|
銀行內鬼標價60元 你的個人信息就是這樣被“出賣”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