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據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通報稱,保監會黨委書記、主席項俊波涉嫌嚴重違紀,目前正接受組織審查。此次項俊波被查,再次把防范金融風險和金融反腐推向了深水區,有向縱深發展的趨勢和信號,因此,防范金融風險成為經濟健康發展的必然舉措。高通盛融集團始終堅守金融安全線,在不斷進行金融創新的同時,又建立了完善的風控體系,既能夠在各個流程把控好風險,又能夠為投資安全保駕護航。 自古以來,官商難離。企業家爭相尋求政治“保護傘“,結交權勢官員,政府官員勾結商界大佬,謀求最大利益,在這系統之中滋生蔓延出銅臭和腐敗,而恰當這種政商同盟的關系在金融領域愈演愈烈時,已影響到了當前金融市場的秩序,潛在風險不可小覷。 有經濟學家表示,銀行、保險、PE是政商同盟“雪崩“事件的多發地。事實確實如此,近期,據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通報稱,保監會黨委書記、主席項俊波涉嫌嚴重違紀,目前正接受組織審查。 當日晚間,中國政府網刊出李克強于3月21日在國務院第五次廉政工作會議的講話,“國有資產是全體人民的共同財富,金融是國民經濟的血脈。必須采取有力措施,在增強國有企業活力、促進金融業穩健發展的同時,防止國用資產流失,防范金融領域腐敗風險。“李克強總理用這句話再次強調了防范金融腐敗的深遠意義,這與上述事件時間銜接之緊湊,其背后深意不言而喻。 國家堅決嚴懲金融風險和腐敗 此次項俊波被查,再次把防范金融風險和金融反腐推向了深水區,有向縱深發展的趨勢和信號。同日,李克強總理刊發的講話中再次把維護金融秩序、嚴懲金融腐敗放到了工作的突出位置。他指出,“當前,金融領域存在不良資產、債券違約、影子銀行、互聯網金融等累積風險,金融違法違規和腐敗行為時有發生。對金融風險要高度警惕、嚴密防范,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對金融領域腐敗要堅決查處、嚴懲不貸。“ 實際上近兩年,國內接連發生金融風險事件,金融市場跌宕起伏,風險控制成為關鍵詞,一行三會就嚴守金融風險底線集中發聲,防控金融風險已經成為監管機構重中之重的工作,金融強監管的勢頭撲面而來。 央行方面表示,要保持貨幣政策穩健中性,并著重提出切實防范化解金融風險,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底線,將防范金融風險置于金融創新之前,保持金融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證監會方面明確了六大監管要求,堅持依法全面從嚴監管理念,要求行業機構強化風險意識,著力防范化解風險隱患,嚴防風險外溢和交叉傳染,全面落實客戶適當性管理和異常交易監控職責,著力維護資本市場穩定。 銀監會方面表示,要求銀行實行穿透式管理,明確了銀行業十大重點風控領域,針對市場亂象注重發揮監管威懾力,集中精力查錯糾弊,嚴格實施行政處罰,提升銀行業市場的公信力。 保監會方面表示,將強化監管措施,始終堅持“保險業姓保、保監會姓監“,保持監管高壓態勢,高度警惕、嚴密防范金融風險,堅決查處違法違規問題,把防控風險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 毋庸置疑,只有“一行三會“經過有效的溝通和協調,才能夠真正建立協調配合機制,從根本上消除監管真空和監管空白。不過,這只是監管風暴前的征兆,真正的嚴整或許還在后面。 治本之策需要改革等多措并舉 金融一直以來都與實體經濟密不可分,實體經濟是金融發展的根基,金融體制改革的重心是支持實體經濟。由于金融風險具有不確定性、相關性、高杠桿性、傳染性,一旦爆發金融風險就可能對實體經濟造成巨大沖擊,甚至引發社會問題,因此防范金融風險成為經濟健康發展的必然舉措。 去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都提到了防范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問題,而金融領域一旦存在腐敗問題,就會導致權力逃出牢籠,監管紅線形同虛設,破壞金融市場的公平性,擾亂市場秩序,從而釀成系統性金融危機。 為了避免出現金融秩序紊亂,不僅需要在短期內加強監管力度、做好風險預案,更重要的是需要加快結構性改革的步伐,提振市場對于中國經濟中長期增長前景的信心。 李克強總理曾將改革二字稱為防范金融腐敗的“治本之策“。他表示,自本屆政府成立以來,國務院各部門深入推進財稅、金融、投融資、國企、社會等領域改革,進一步完善了相關體制機制。這些改革舉措,不僅降低了制度性交易成本,極大激發了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也有利于從源頭上防范尋租腐敗風險。 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穩定局局長陸磊在其文章中指出,“監管部門重發展輕監管,缺乏統籌協調、數據信息不共享、執法不嚴等制約了系統性金融風險應對。“ 事實上,防范金融風險的手段很多,但其實關鍵有四點,一是強化市場紀律,真正讓市場機制成為配置金融資源的決定因素;二是優化金融結構、改善金融監管,需建立相對均衡化、分散化的金融結構,“三行一會“也要建立協調監管制度;三是深化金融體制改革,破除金融機構的官商作風,創造更加公平的競爭環境;四是強調信息公開、有效監督,減少金融大鱷興風作浪的機會。 高通盛融集團堅守金融安全線 金融風險是投資過程中不可避免的問題,也是影響企業投資收益能否實現的關鍵。企業在進行金融投資時,難免會遇到風險,因此,能否在面臨風險時巧妙的化解,是決定企業生死的關鍵。 作為緊扣國家戰略新興產業導向的高通盛融集團始終堅守金融安全線,在不斷進行金融創新的同時,為集團建立了完善的風控體系,既能夠在各個流程把控好風險,又能夠為投資安全保駕護航。 “集團建立了自身的風控系統與風險應對機制,能夠進行統一風險管理、風險識別、風險計量和風險評估,并且會根據經營中的變化,適時對機制進行調整,能夠發生金融風險時把損失降到最低,使得機制與企業的契合程度高。“高通盛融負責人表示,“我們集團的風控團隊大多來自于一線金融企業,從業經驗均在多年以上,有著豐富的工作經驗,確保我們在進行金融服務時,能夠滿足客戶多樣化需求的同時,兼顧保障資金安全。“ 沒錯,高通盛融集團不僅為自己劃定了金融安全線,還一直緊跟國家政策步伐,不遺余力的進行金融創新。目前,集團正在以申請金融牌照、并購商業銀行為契機,不斷的提高集團業務管理協同能力和綜合資源整合能力,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綜合投資管理集團,試圖引領金融服務模式創新,為產融結合的金融體制改革與創新探索經驗。 除此外,高通盛融管理層表示,“我們集團有很多專業性骨干,在中國金融投資領域及產融結合、融融結合、PPP項目、股權投資等方面擁有多年經驗,目前已經實現了對社會各界優質資源的整合,對接國內外知名企業、金融機構,并針對投資領域的企業及項目,進行全程監控及管理。“ 未來,隨著新一輪金融監管政策的陸續出臺,堅守金融安全線的高通盛融集團將會有更清晰的發展思路。高通盛融負責人表示,“集團自成立以來,始終站在保障投資人利益的立場上,不遺余力地推進金融創新和服務升級,堅守風控生命線,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落到實處“。
«
巨額存款的下落成了一個謎。莫比的首席執行官保持沉默
|
科沃斯機器人參與聯商網大會,打造全新零售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