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時間周二的Facebook開發者大會F8,時刻沒離開這家公司接下來的重點:AR。 F8首日Keynote演講,近一半的時間用來談AR;大會剛一開始,Facebook CEO扎克伯格就發布了AR平臺Camera Effects,還將AR稱為“下一代計算平臺“;會上發布的,還有開發者工具AR Studio和Frame Studio。 不是微軟HoloLens那種AR,是Pokemon Go那種。更確切地說,“相機公司“Snapchat那種。 AR背后 Facebook CTO Mike Schroepfer上臺詳細介紹了AR平臺背后的技術:AI;人工智能實驗室的負責人Yann LeCun也發Twitter說,驅動增強現實的,是深度學習和計算機視覺技術:SLAM(即時定位與地圖構建)、卷積神經網絡、Mask R-CNN。 在過去這些年里,Facebook組建了一支強大的人工智能專家團隊,負責人正是LeCun。這支團隊投入了很大的精力,試圖讓人工智能去理解靜態照片和視頻中的內容。 從人工智能的發展角度來看,LeCun領導這些項目很重要,但從Facebook的產品和服務角度來看,我們此前一直不知道它們會往什么方向發展。 或者說,這些技術對Facebook有什么用? 按照Facebook的說法,用戶喜歡分享照片和視頻,于是這家公司一直在開發新技術,來理解和運用這些內容。 直到F8大會上,小扎身后的大屏幕上出現了這句話: We“re making the camera the first augmented reality platform. 答案清晰了起來。小扎和Facebook一眾高管紛紛表示,要將Facebook應用中的相機功能變為現實增強平臺。很明顯,人工智能是其中關鍵。 Schroepfer在會上說,Facebook從2012年開始研究神經網絡技術,當時他們搭建了alexanet,這個基本的神經網絡雖然效果不是很驚艷,但能從照片中識別出人、樹等等物體。 而現在,他們的技術現在能以很高的準確率識別照片中的人物、寵物和產品,或是從一段視頻中抹去一艘行駛的帆船。 AI與Facebook的應用們 Facebook的AI技術,當然不只用于AR。 Oculus VR也與人工智能技術關系密切。Facebook和Oculus的研究團隊,試圖共同解決SLAM技術上的挑戰。這項技術能同時識別真實世界中某人的周圍環境,以及虛擬現實中的世界和某人在其中的位置。Schroepfer自豪地宣布:“這些系統的作者全部供職于Facebook和Oculus。“ Facebook的其他資產,例如Instagram和Messenger,更依賴于Facebook統一的人工智能研究成果,而這些產品也試圖將新技術轉化為能覆蓋大量用戶的體驗。 這些移動服務中所用的AI技術,最初都依賴云計算平臺,這類計算密集型任務需要用到眾多服務器。 而近期,智能手機已可以直接實現某些先進的人工智能功能。這一方面是因為手機硬件逐漸變得更強大,而另一方面也是因為,隨著計算科學的發展,研究人員可以盡可能高效地利用計算資源。Schroepfer表示:“這并不僅僅是因為CPU在變得更快。我們也不斷提出更優秀的算法。“ 這個“更優秀的算法“,就是支持在移動設備上部署深度學習模型Caffe2框架,也在F8大會上正式發布。在量子位公眾號(QbitAI)對話界面回復“Caffe2“查看詳情。 從手機到更多平臺 你可能已經注意到,Facebook增強現實平臺的核心是目前已經非常普及的設備:智能手機。但這并不是說Facebook未來不打算像微軟推出HoloLens那樣,把這項技術用到更多設備中去。 Schroepfer表示,當前的主流硬件已經能實現訂制化的現實增強,而這也將幫全球用戶為現實增強做好準備。 他說,在10年前iPhone面市時,盡管與以往的設備都有所不同,但看起來卻令人感覺眼熟。iPhone同樣可以打電話、收發電子郵件,以及瀏覽網頁。 如果Facebook的現實增強平臺能通過將數字畫面與現實世界畫面疊加在一起,推動有用的功能普及,那么未來用戶就不會對支持現實增強的眼鏡、隱形眼鏡或其他設備感到太陌生,從而有助于這些新設備的普及。他表示:“當你開發一類新設備時,用戶這樣的固有觀念將帶來困難。“ Schroepfer并未提到此前遭遇失敗的谷歌眼鏡。在谷歌眼鏡推出時,用戶對現實增強還沒有太深刻的概念。實際上,Schroepfer沒有必要關心谷歌眼鏡,因為Facebook的做法與谷歌眼鏡有明顯不同。 只有當用戶察覺不到電子設備的存在時,現實增強才能帶來“魔法“。那么,這還需要多久?Schroepfer表示,目前我們正處于“研發“活動的“研究“階段。除此以外,他并未對未來的時間表做出預測。他表示:“在人工智能和現實增強兩大領域,許多聰明人的看法都不相同。“ 相機公司 最后,量子位還是要說一說“相機“。 Facebook在談AR的時候,不止一次地提到“相機“,如果你還記得Snap,大概也會想起它在上市時自稱是一家“相機公司“。 實際上,作為一家以可視化內容為中心的公司,Snap對Facebook的相機/現實增強戰略產生了重要影響。Camera Effects也處處透著Snapchat的影子。
«
大數據描繪ofo小黃車城市騎行畫像:上海早瘋狂北深晚活躍
|
火幣網比特幣行情整理 澳大利亞政府監督區塊鏈發展
»